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內地寨卡病毒傳播風險擴大

時間:2016-09-06 03:16:41來源:大公網

  圖:內地口岸加強檢疫監測,嚴防寨卡病毒傳入\資料圖片

  新一期英國《柳葉刀.傳染病》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由於具有潮濕悶熱的天氣、傳播寨卡病毒的埃及伊蚊以及密集的人口分布等原因,印度、中國、菲律賓等八國寨卡病毒傳播風險較高。其中,中國寨卡病毒的傳播風險主要集中在東南部。據廣東省衛生計生委最新公布的8月伊蚊密度監測評估結果顯示,33%的監控點顯示蚊媒分別呈低、中、高密度分布。廣東衛計委稱,已部署五招嚴防寨卡病毒。\大公報記者周琳、盧靜怡報道

  據介紹,當前寨卡病毒疫情已擴散至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截至9月5日中午12點,共有30名中國公民在新加坡感染寨卡病毒。患者病情並不嚴重,大多已經康復或正在康復中。另外,記者在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官網發現,廣東最近一宗輸入性寨卡病毒病例發生在今年7月。

  眼下,廣東進入高溫多雨的天氣,作為登革熱、「寨卡」病毒等主要傳播病媒埃及伊蚊也進入活躍期。廣東省衛生計生委最新公布8月上半月伊蚊密度監測評估結果顯示,在廣東2104個蚊媒監測點中,33%的監控點顯示蚊媒分別呈低、中、高密度分布。其中,廣東有40個蚊媒高密度點,主要分布在廣州、潮州、韶關和河源等。廣東省衛生計生委稱已經部署五招嚴防寨卡病毒。

  專家:未來全國86縣存風險

  首先,做好檢測技術、防蚊滅蚊和臨床救治的準備工作,嚴防疫情輸入和傳播擴散。其次,加強疫情監測,確保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此外,還將加強與檢驗檢疫、旅遊、商務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和信息通報。協助相關部門做好出境遊客和務工人員的健康宣傳指導。同時做好公眾宣傳和輿論引導,及時發布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開展對寨卡病毒病防控宣傳。

  對於中國寨卡病毒病疫情形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媒介生物控制室主任劉起勇認為,隨着氣候變化、城市化及全球化等因素影響,中國媒介伊蚊分布區域不斷擴大,未來寨卡病毒病爆發流行風險區將進一步擴展。根據研究,在未來不同氣候情景下,至2050年,全國或有86個縣成為白紋伊蚊高度適生區。

  對於如何形成有效防控,劉起勇強調,一方▉面形/面型▉成跨國境、跨省的聯防聯控,並形成多部門聯動。同時,跨學科研究「病原體─媒介─宿主─環境」協同關係,推進多學科交叉和「大數據」在媒介伊蚊防控中的應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