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印象馬六甲》講南洋華人故事

時間:2016-09-02 03:16:37來源:大公網

  圖:印象馬六甲劇場效果圖\資料圖片

  作為當代中國最成功的藝術表演之一,著名導演張藝謀團隊自2003年開始陸續推出的大型山水實景舞台劇「印象系列」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藝術高峰,目前已推出《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等九部印象系列項目。今年六月,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市,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動工建設《印象馬六甲》劇場,這將是張藝謀團隊的第十個印象項目,同時也是第一個走出國門的海外印象項目,預計到2018年,觀眾就可以在馬六甲海峽邊重溫當年鄭和下西洋的盛況,欣賞這部東西方文化的交融的歷史文化巨作。\圖、文:大公報記者 王志民

  歷史上,馬六甲和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鄭和七次下西洋,有五次在這裏靠岸停留,華人自此在這裏開始繁衍發展。

  新劇場將成馬市地標

  正在建設的馬六甲劇場正對馬六甲海峽,佔地17英畝,位於劇場中間的是360度旋轉觀眾席,整個設計顛覆一般的演出形式,觀眾在舞台的中間,演出在周邊,馬六甲海峽就是舞台的背景。建成後,這個可以容納2000名觀眾劇場也將打造成馬六甲海峽邊地標性建築。整個節目大約75分鐘,平均價位在120元令吉(約250元港幣),演職人員預計達到500人,其中包括200名演員。

  《印象馬六甲》項目投資方,馬來西亞PTS印象有限公司首席執行長,同時也是馬來西亞上市公司永大集團總執行長的巫光倫,在講起和印象系列的淵源時說,當初偶然與馬來西亞駐中國大使提及來自中國的印象系列,巫先生覺得馬來西亞一直缺少一個夜間遊玩的特色項目,於是寫了一封信到北京,希望拜會張藝謀。之後張藝謀北京團隊幾次赴馬六甲實地考察,最終把《印象馬六甲》作為印象系列第一個海外的項目確定下來。

  重點講述華人兩下南洋

  巫先生介紹,劇目內容以馬六甲故事為主,整個劇目分成三段,以鄭和下西洋五次到馬六甲為開始,進而展現第一批下南洋的中國人和馬六甲當地人接觸,突出馬來西亞華人作為少數族裔的華人在當地打拚的不易;第二段講述華人第二次下南洋,從早期的賺錢寄回家鄉到現在已經融合為當地共同發展的一分子,尊重當地的文化和宗教,對這片土地有所貢獻;第三段講述今日以休閒旅遊為主的遊客的狀態。整個故事從古到今講述華人和馬來西亞源源不斷的交流以及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不同於中國的印象系列項目都有地方政府的資金投入,馬六甲項目由馬來西亞民間企業完全投資。為了更好和中國的項目設計團隊溝通,建設公司特別請中國建設集團承建。巫先生稱,在利潤分配上北京團隊除了項目設計費用外,還可獲得門票收入的13%,作為知識產權的費用。他說,馬來西亞去年的遊客人數為2500多萬,其中馬六甲為1500多萬。《印象馬六甲》只要每年達到110萬的觀眾量就會有不錯的收入,還可以帶動相關旅遊同步發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