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杭絲杭扇顯底蘊傳友誼

時間:2016-09-02 03:16:32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夏微、王莉杭州報道: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素有饋贈禮品習俗,不論是探訪親友以表問候的手信,還是歡迎各方賓客以盡地主之誼的特產,不分大小貴賤,均傳遞着友善與溫情。每逢重大國事活動,作為文化符號的國禮必成各方焦點。是次G20峰會,齊聚杭城各國記者收到杭扇杭絲等彰顯杭州文化底蘊的精美禮物,藉由記者們報道,千百年文化將得以閃耀國際舞台。

  小心地打開印有G20峰會標示的白色方形紙盒,一把墨色摺扇和一塊色彩亮麗絲巾展現眼前,一旁標有「杭州特產」的小冊子向記者介紹着兩件禮品背後千百年傳承的工藝。

  行走絲綢路的杭絲

  杭州特色物產不計其數,從古代發展至今,它們既承載杭州悠久歷史文化,也豐富杭州人生活品質。是次被選為禮品饋贈給各國記者的杭絲與杭扇,自清朝中葉起便與龍井名茶同為「貢品」,號稱「杭州三絕」。

  質地絲滑,色彩亮麗的一方絲巾,打從禮盒中取出便叫人愛不釋手。杭州素有「絲綢之府」之稱,漢代時,杭州絲綢更是隨着「絲綢之路」走向世界。就連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都在《杭州春望》中以「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稱讚了當時杭州絲綢水準之高。杭州絲綢以質地輕軟、色彩綺麗,享譽海內外。「杭羅織造技藝」在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摺扇名邑,「杭州雅扇」美譽由來已久。記者們拿到這把杭扇,出自製扇名匠王星齋1875年在杭州創建的王星記扇莊。絹面上水墨勾勒的寒梅獨展傲骨,梅枝延伸開去,有限扇面加添無限可能。

  蕭山花邊中西交融

  境外記者入住的酒店方還精心挑選了「蕭山花邊」作為入住禮物。直接用線編結挑繡花邊的蕭山花邊又稱「蕭山萬縷絲」,這是一種在歐洲中世紀民間刺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手工藝,在與中國民間抽紗技藝交融後產生重大變化,是中西文化交融產物。1972年,為迎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蕭山花邊廠曾為杭州機場貴賓室繡製高達6米、寬18米、用線12萬支(約10公斤)、手工挑繡達3000多萬針的大型西湖全景窗簾。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