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0日6時55分,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搭載高分三號衛星發射升空\新華社
高分三號是中國首顆C頻段全極化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分辨率最高可達1米。C頻段是指地球微波遙感探測衛星可以劃分為L、S、C、X等多種頻段,頻率越低穿透力越強。假如用這四種頻段來看一棵樹,X頻段只能看到樹梢,L、S頻段能看到樹根,C頻段介於兩者之間,能看到地表到樹幹,這有利於對海洋環境和目標進行探測。\(大公報記者劉凝哲)
歷經10年攻關、49個月研製的高分三號衛星發射入軌。高分專項工程總師、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童旭東表示,該衛星是中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中唯一的相控陣雷達成像衛星微波遙感衛星。與高分專項中其他的光學遙感衛星相比,高分三號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全天時、全天候的成像能力,不管白天或黑夜,也不管晴空或雷雨多雲,都可以隨時對地成像。
童旭東表示,高分三號主要技術指標已達到或超出國際同類衛星水平。尤其在成像模式,它設計了12種成像模式,可滿足各類用戶不同的任務需求;成像質量,整星最高提供1米分辨率圖像,同時也可以提供10米量級和百米量級分辨率圖像。
單次連續成像達小時級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高分三號衛星工程總師徐福祥透露,具備12種成像模式的高分三號,是目前世界上成像模式最多的SAR衛星,涵蓋了傳統的條帶成像模式和掃描成像模式,以及面向海洋應用的波成像模式和全球觀測成像模式。可以探地,還可以看海,是「一星多用」的典範。衛星獲取的C頻段多極化微波遙感信息可服務於中國海洋、減災、水利及氣象等多個行業及業務部門,是實施海洋開發與保護、陸地環境資源監測和防災減災的重要技術支撐。
高分三號的單次工作時間長,整星綜合能力強,在確保獲取高精度SAR圖像的前提下,可最長支持單次連續成像工作達到近小時量級,遠超過國內外單次成像水平,特別能夠實現海洋用戶連續工作的需求。
高分三號還是中國首顆8年長壽命設計的低軌遙感衛星。專家表示,這將為用戶提供長時間穩定的數據支撐服務,大幅提升衛星系統效能。此外,衛星還首次採用星上自主健康管理系統,針對潛在安全問題提前報警並提供自主管理策略,實現衛星長時間在軌穩定運行。
研製過程推動50項創新
作為高分專項中一顆極為重要的衛星,高分三號的研製過程中採取了50多項創新技術,推動了相關領域的技術發展。尤其是關鍵的SAR分系統和控制分系統,所有設備和部組件都是由中國研製,其技術水平達到或超過同類進口產品。在精密製造和微組裝等領域,高分三號工程進一步提升了精密加工精度和組裝密度,並帶動了多學科綜合設計水平和機電熱一體化設計方法的研究和應用。專家表示,在高分三號衛星帶動下開發的新產品、新方法、新工藝也將應用於國民經濟其他領域,實現航天技術的創新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