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馬浩亮】「史上最強軍改」至今年「八一」建軍節已歷了半年多時間探索運行,軍委各部門、軍種、戰區層面的組建撤併、轉隸交接完成。國產航母加快建設,「中華神盾」052D型導彈驅逐艦、「運20」大型運輸機列裝海軍空軍,提升了科技強軍的裝備水平。軍紀委重拳打虎,從嚴治軍,原空軍政委田修思等落馬。這些舉措,共同助推了新組織體制下的「強軍夢」。
從去年底至今年初,中央軍委啟動了新一輪國防和軍隊改革,撤銷了原來的四總部、七大軍區體制,重新調整組建了中央軍委15個職能部門、五大戰區,以及陸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形成五大軍種。軍種主建、戰區主戰,向上則由軍委總攬。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6日就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進行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指出,通過改革,解放軍突破了長期實行的總部體制、大軍區體制、大陸軍體制,建立了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實現了軍隊組織架構的一次歷史性變革。這相當於對軍改做了一次中期成績盤點。
軍委部門軍種戰區瘦身
與軍改同步的是裁軍30萬,其中大部分都是裁減機關幹部。軍改中,軍委部門、軍種、戰區紛紛縮編瘦身。原來四總部名下設二級部、局、處,共四級,改組為軍委15部門後,精簡為「部、局、處」三級。譬如原總參謀部作戰部縮編為作戰局,總後勤部司令部、政治部、軍事交通部各縮編為辦公廳、政治工作局、運輸投送局,這些部門原來均為正軍級,現在則多由副軍級將領擔任主官。
值得關注的是,政治工作局主官不稱局長,而稱主任。如原總後勤部政治部副主任馮毅少將,出任新的軍委後勤保障部政治工作局主任。
原來軍政軍令合一的七大軍區體制,在本次軍改中改建為戰區、軍種各司其職的新體制。戰區作為軍委聯合指揮中心的延伸,負責軍令,統一指揮、統一訓練;軍種負責軍政,統管部隊日常管理和建設。原來各軍種及武警的司令部都整編改建為參謀部,其下作戰、情報各二級部也改為局。五大戰區編制更為精簡,軍種編制有參謀、政工、後勤、裝備四部,戰區則只設參、政二部,且首長由副司令員、副政委兼任,更為精簡高效,專注聯戰聯訓。
新部門軍種轉隸交接
新組建的軍委訓練管理部、國防動員部及陸軍、戰略支援部隊等單位,相繼完成了隸屬機構交接。原總參謀部所屬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總後勤部軍事經濟學院、總裝備部裝備學院都劃歸軍委訓練部;各省軍區悉歸國防動員部領導;陸軍除接管原七大戰區各集團軍外,並接管原總參系統的裝甲兵學院、工程兵學院、炮兵指揮學院等單位;原總裝備部所屬各航天發射中心、航天遠洋測量船等則劃歸戰略支援部隊。
與軍委機關部門精簡相比,位於作戰戍邊一線的一些單位則得到加強。原正軍級的西藏軍區升格為副大軍區級。在新的體制下,「一對一」上下級領導關係更多樣化。西藏軍區及新疆軍區除轄野戰部隊,還繼續承擔省軍區職能,同時受軍委國防動員部、陸軍、西部戰區的指揮或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