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南海仲裁添地區局勢不確定性 學者籲防過度反應

時間:2016-07-07 14:19:30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華盛頓7月6日電(記者張蔚然刁海洋)再過幾天,南海仲裁案的最終裁決結果將出爐,為歷時3年多的仲裁程序畫上句號。來自中美兩國的多位學者當地時間6日在華盛頓就仲裁裁決進行前瞻,認為裁決給地區局勢平添不確定性。中方學者認為裁決無助於爭端解決和衝突管控,應回歸對話與談判的軌道;美方學者強調中美應加強對話,管控並解決分歧,最重要的是防止危機或衝突的爆發。

  出席中美智庫南海問題對話會的多名中美學者當天在華盛頓舉行記者會,前瞻了裁決出爐後的地區前景。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表示,不管結果如何,可以預見仲裁結果無助於中菲之間爭端的解決,也無助於南海地區的衝突管控。爭端各方終究會回到「坦誠談判、誠意協商」的軌道上來。

  裁決是否將衝擊中國與東盟合作關係?吳士存認為,由於南海問題不是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問題,也不是中國和東南亞有關國家雙邊關係的全部,所以仲裁對中國和東盟整體關係不會產生大影響,對中國與有關國家雙邊關係的影響則取決於這些國家對裁決的態度。

  他說,如果有個別國家將仲裁結果視為於己有利,並採取冒險性行動,挑釁和侵犯中國主權和利益,這將對雙邊關係帶來負面影響。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朱鋒向記者表示,目前需關注的不祗是裁決本身,也要關注裁決是否會引發新一輪地緣政治博弈。他也認為,中方的後續反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他國家如何採取行動。他表示,各方都應「避免過度反應」,採取措施使局勢降溫。

  朱鋒預測,中國不會因為一紙「非法仲裁結果」而退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公約》能夠讓中國從更加持續合作的海洋秩序中獲得「持久利益」。

  未來中美關係能否跨越南海這道坎?吳士存強調,中美都不希望為了南海的局部利益而犧牲更大範圍的共同利益,合作仍是主流。兩國別無選擇,祗能加強交流,保持定期溝通,探討如何照顧彼此核心利益。美國應尊重中國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利的利益關切,中方也應該尊重美方的合理訴求和關切,包括依據國際法享有的航行自由權利。

  美國中國問題專家、美海軍學院語言和文化系副主任馬偉寧表示,未來美中需就南海問題加強對話,管控並解決分歧,最重要的是要防止危機或衝突的爆發,他強調美中不會走向戰爭,運用冷靜的頭腦,兩國完全可以避免可能的危機。

  美國《全球策略信息》雜誌華盛頓分社社長威廉?瓊斯認為,仲裁明顯有受人操縱的跡象,他預計美國將以「尊重國際法」為由要求中國服從裁決,但很多法律專家並不認同這種做法。而且,美國歷史上曾多次拒絕執行國際司法裁決和仲裁裁決。

  他提醒,美中兩國不能用零和思維來看待問題,應當發展新型的關係,否則將倒退回地緣政治時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