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深圳的高房價令不少人感嘆住不起。圖為下班後富士康員工走出廠區\資料圖片
近來,華為、中興受高房價壓迫而將搬離深圳的消息在網上廣為傳播,對此,5月29日深圳市長許勤在廣州舉行的“從都國際論壇”上派“定心丸”:華為、中興都不會離開深圳。不過,華為和中興不會搬走的只是總部,他們的研發和生產部門將遷至河源和東莞。許勤還表示,近年來確有1.5萬家企業遷出深圳。隨?房價和生活成本的高漲,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遷往內地其他成本較低的城市謀求持續發展。\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
日前一篇名為《不要讓華為跑了》的文章在朋友圈火了,這篇文章中提到,華為打算將主營業務遷移到東莞,隨後不久,又傳出了中興也將搬離深圳的消息。不過,華為和中興隨即表態,並無將總部搬離深圳的計劃。
深圳市長許勤也於5月29日在廣州舉行的“從都國際論壇”上“闢謠”,他說:華為剛向深圳市政府提交發展規劃,完全沒有撤出深圳的計劃。中興也永遠會留在深圳。不過,許勤也表示,近期有超過1.5萬家企業遷出深圳。對此,深圳官方微博稱,許勤市長的意思是:近五年來深圳主動淘汰和轉型低端落後企業超過1.5萬家。
“高房價制約華為堅守”
“1.5萬家企業遷出深圳”的信息迅速被人與深圳高房價聯繫起來,有媒體稱,是高房價“逼”走了這些企業。
雖說在廣東省“雙轉移”的背景下,遷出低端製造業確實是政府有意為之,但很難說深圳高房價不是企業遷出的重要因素。事實上,此前,華為掌門人任正非(圖)就曾表示:深圳市的高成本、高房價和小空間已經成為制約華為在深圳繼續堅守的理由。
近年來,不少企業將工廠從深圳搬向內地人力資源豐富、成本較低的城市。富士康、高通等龍頭公司這些年正逐步遷出深圳,還有曾佔中國LED產業半壁江山的各大製造企業也都相繼出現“出走”的端倪。
18個月房價上漲9成
被高房價“擠走”的不只是企業,“住不起”同樣也造成了人才的流失。過去的18個月裏,深圳市房價自2014年底的29577元(人民幣,下同)/平方米漲至最高點的56149元/平方米,漲幅高達90%。此前,《北京青年報》曾報道,一名華為員工透露,一個績效普通的員工,差不多工作8到10年才可以付二手房產的首付款;而另一名月薪三萬人民幣的騰訊員工則對新華網表示買房依然還是夢想。
為緩解住房難問題,深圳曾在2016年初推出《關於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關於支持企業提升競爭力的若干措施》、《關於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三大政策,這些人才安居保障措施確實可以讓更多有才能的人落到深圳,為深圳的城市升級計劃貢獻能量,但政策可以惠及到的人才畢竟是少數,對於大多數的白領剛需族來說,超出工資數倍的月供已是他們“生命不可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