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灣區舊事/大嶼山史略

時間:2022-11-29 04:24:25來源:大公报

  圖:(左)嘉慶二十四年(1819)《新安縣志》中的《新安縣海防圖》,標示仍用大奚山。(中)大嶼山古稱「大奚山」。也有大俞山、大嵛山、大虞山、大庾山、大移山等各種別稱。(右)清朝道光年間,為阻止鴉片貿易和海盜侵略,當時的清朝水師把附近的大鵬營升為大鵬協,下設左右二營,總部及左營設於深圳的大鵬所城,而右營則是駐在新建的東涌所城。

  大嶼山,古稱大奚山,位香港島之西,為香港區內第一大海島。「大奚山」之名,初見於趙宋王象之《輿地紀勝》,云:「大奚山,在東莞縣海中,有三十六嶼,居民以漁鹽為生。」惟據明崇禎曹學佺《大明一統名勝志》〈廣州府新安縣〉條中載:「……大奚山,在縣南大海中,環三十六嶼峒,周迴三百餘里,……」

  宋代時期 以產鹽聞名

  觀上所引,有「三十六嶼」及「環三十六嶼峒」二說,然「嶼」之意為「島嶼」,或為「嶼峒」(蠻居);惟從之可證「大奚山」並非只為一島,其包括之地甚廣,闊達「周迴三百餘里」。但今日則只狹指大嶼山一大海島。

  該島自古已為先民聚居之所,二十世紀中葉,島上東岸萬角咀,及南部石壁一帶濱海地域,出土上古石器及銅器文物甚豐。東晉末年,孫恩、盧循為亂長江下游及福建等地。元興二年(403),晉將軍劉裕討盧循;盧循敗亡後,其餘眾多退居大嶼山一帶,遺種曰廬餘。

  宋代大嶼山以產鹽出名,北宋以來原為海南鹽柵所轄;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1),該地曾為土著朱祐所據,朱祐投誠後,少壯者被選為水軍,老弱者則放歸。寧宗慶元三年(1197),提舉徐安國緝捕鹽梟於島上,島民由萬登領導抵抗;其後,廣州經略錢之望遣兵入大嶼山,盡殺島民,且墟其地。事平,留兵三百戍守。元代,島上復聚居民數百家。事見元吳萊《南海古蹟記》〈大奚山〉條。明天順盧祥《東莞縣志》載:「……居民不事農桑,不隸征徭,以魚鹽為生。」

  明軍於茜草灣大敗葡寇

  明代,廣東沿海常受倭寇困擾,大嶼山位廣東南陲,故為防倭重點。萬曆年間所設之南頭寨,轄六汛地,其一即位島上之大澳。正德十六年(1521)至嘉靖元年(1522)間,佛朗機人(即葡萄牙人)入寇屯門一帶,明軍與之戰於茜草灣,疑即今大嶼山北岸大澳與沙螺灣之間海面,是役葡人敗走。據明萬曆郭棐《粵大記》〈廣東沿海圖〉載,其時,島上已有之聚落凡九處:即雞公頭(今稱雞山)、石壁、大澳、沙螺灣、東西涌、大蠔山、梅窠(窩)村、螺杯澳(杯澳)及塘福。

  清初,為禁沿海居民接濟台灣鄭氏,於順治十八年(1661),厲行遷海令,沿海居民全遷內陸,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台灣鄭氏降,沿海各島居民始被許遷回,其初,遷回大嶼山復居之鄉村凡五:即大澳、東西涌、螺杯澳、石壁村及梅窩村。至嘉慶年間,島上屬官富司管屬村莊有袁家園、梅窩村、石壁村、塘福村、水口村、石甲門、石榴坑、中凹村、沙螺灣、石頭莆、二澳村及由古塱。官富司管屬客籍村莊則有大蠔、白芒、橫塱及東涌嶺皮圍。其時,居民多以漁農為業。

  雍正初年建大嶼山炮台

  清初,島上初無防汛之設置,復界後,至雍正(1723-1735)初年,始於島上西面汾流角山上,建大嶼山炮台。乾、嘉間,以沿海寇盜之擾仍熾,及西人東來之威脅日增,故於島上增設東涌口汛。嘉慶二十二年(1817),又於東涌口增建汛房,並於石獅山腳建石獅炮台。道光十二年(1831),於東涌上嶺皮山腳處,建東涌寨城。鴉片戰爭後,島上除原有寨城、炮台及汛房外,繼增設大濠汛、沙螺灣汛及梅窩汛;道、咸、同、光四朝仍之。至光緒二十四年(1898),英人租借新界,大嶼山一地亦轉歸英人轄管,島上各汛營及炮台乃廢。

  如今,島上石壁地區則已闢建水塘,東涌已發展為新市鎮,其餘各村則因對外交通不便,故部分古樸之風仍存。

  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歷史研究所教授暨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蕭國健教授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