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普出生活事/談談「去標籤化」

時間:2022-09-06 04:24:16來源:大公报

  圖:我們的社會賦予了男性與女性截然不同的標籤,因此人們的思想也隨之被禁錮、定型。

  標籤(biāo qiān)是用來標誌產品目標、種類以及內容的,便於人們查找目標、準確定位,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日常生活中最常見到標籤的地方是超市、商店這類場所,超市貨架上的一排排商品都會逐一貼上標籤,讓顧客可能很快地找到商品,並通過標籤獲取商品的成分、保質期、營養價值等等相關內容,節省顧客尋找和挑選的時間。而標籤不僅僅被用來標識商品,也被用來標識人,尤其在這個商品化的時代背景下,人也逐漸被標籤化了。

  人是如何被標籤化的呢?當我們提起一個人的時候,會說TA是一個好看的人,是一個工作能力很強的人,是一個人緣很好的人,是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又或者會說TA是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是一個愛拈花惹草(niān huā rě cǎo)的人,是一個缺乏同情心的人,是一個做事沒有主見的人……諸如此類,便是人的標籤化。人們往往會將某一個人性格品質當中的一個突出方面作為標籤來定義那個人,而這種標籤很容易成為一種刻板(kè bǎn)印象,人們會因為標籤太過顯眼而忽視了個體的其他特徵,從而以一種標籤化、扁平化的眼光來看待他人。

  群體也會被標籤化

  不僅是個人,群體也會被標籤化。我們的社會賦予了男性與女性截然不同(jié rán bù tóng)的標籤,男性是短頭髮的、西裝革履(xī zhuāng gé lǚ)的、陽剛的、理性的……女性則是長頭髮的、裙袂(qún mèi)飄飄的、柔軟的、感性的……而當某一些男性留長髮、穿裙子、說話輕聲細語的時候,就會有人嘲笑他們,說他們是娘炮、娘娘腔,當某些女性剪着利落的短髮,自己修理家電,將大部分時間花在工作上時,也會有人稱她們是女強人、女漢子。正是因為男性女性這兩個群體被標籤化了,因此人們的思想也隨之被禁錮(jìn gù)了,認為男性就要有男性的樣子,女性就要有女性的樣子,並對那些模糊了性別邊界的人進行嘲笑和指責(zhǐ zé)。

  可是人並不是單一的、非黑即白的,像牛奶就是牛奶,咖啡就是咖啡,可以隨意給它們貼標籤。人是複雜的、多面的、矛盾的,男性可以有溫柔、善解人意(shàn jiě rén yì)的一面,女性也可以有剛強、做事果決(guǒ jué)的一面,看似乖巧的孩子可能會做出反叛的舉動,看似溫柔的人可能會在某些事情上大發雷霆(dà fā léi tíng)。

  標籤化影響自我認識

  標籤化不僅會影響人們對他人的看法,也會影響人們對自我的認識。心理學認為,標籤化會帶來一種標籤效應,標籤是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的,會影響人們對自己的自我認同,有時候甚至會促使人們朝着標籤的方向發展。例如被貼上「乖巧懂事」標籤的孩子便會對自己的行為有更嚴格的要求,擔心自己做出越矩(yuè jǔ)的行為破壞了自己的形象,從而壓抑(yā yì)自己內心的其他想法。

  人不應該被單一的定義,不應該用死板的、被禁錮的思想去認識自己和他人,而應該用開放的、包容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人,因此在這個速食時代,我們要勇敢地去除不合理、束縛(shù fù)人的標籤,大膽地拋開成見、偏見,這樣才能跳出井底,看到更寬廣的天空。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