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中國電影模仿荷里活?\田力

時間:2018-09-06 03:16:54來源:大公報

  專門教授編劇的學者羅拔麥基(Robert Mckee)曾經來到中國開班授課,亦評論了中國電影的狀況。他認為中國電影的票房非常成功,但中國電影的問題是「荷里活的二流模仿者」。

  麥基先生說他不相信在中國最有創作力或最會講故事的人,就講不出比這(現時的電影)更好的故事。他認為是賺錢的慾望影響了製作,從角色到故事本身都是荷里活的陳腔濫調。

  他大概是授課太多而很少留意電影市場運作。商業電影最重要的是能生存,即是說有觀眾願意買票支持,藝術電影則是另一個範疇。麥基的標準是從藝術角度出發,而且,荷里活的方式不是「洪水猛獸」,反為極有參考價值。因為荷里活的方式是證明Tried & True(試過多次證實可行),可省去Tried & Error(嘗試不同方式從錯誤中學習),雖不用奉為圭臬,但也不必排斥。還有一點筆者更肯定的是,創作人並沒有刻意模仿荷里活方式,只是有一些商業元素與創作模式比較接近,多是從市場運作的經驗得來。

  麥基提出的第二點是,中國的電影製作者應該意識到「現在模仿荷里活的做法,實際是完全破壞了中國電影在世界上的形象和期待」。他所指的是,1980年代的中國電影代表中國原創性的電影。其實,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電影不多,完全不成為一個工業,反映的多是改革開放前的一些狀況,無可否認,從藝術性來看相當出色,但不是商業電影。現時是否沒有這樣的電影呢?不是,正如麥基推崇的《歸來》就是其中之一。但現時電影百花齊放,硬要與三、四十年前對比沒有意義。況且,有誰會有特定期待的中國或某國的電影(和形象)?

  麥基再從技術上批評中國電影角色表面化、閃回過多、多重複表達、剪接(鏡頭)快速等不理想現象。尤其是剪接快速,只是掩蓋故事的空洞。麥基不知道的是,現時票房是二、三、四線城市最重要,為求觀眾明白是必須做以上「動作」。至於剪接彌補故事或劇情的問題,是電影從業員慣常做法。他這方面的批評,用美國人的說法是太academic(學術化)了,太學術化亦蘊含「不切實際」的意義。所以,批評市場中的電影而沒有研究市場生態是十分容易——太學術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