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帶一路」電影文化圓桌論壇上多國代表縱論電影發展 本報記者夏微攝
時值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辦期間,新西蘭電影委員會新任首席執行官希恩(Annabelle Sheehan)首次來中國訪問,並率領20餘新西蘭頂尖電影高管及製作人團隊出席這一影業盛會。近年來,兩國在電影與創意領域的合作在不斷增加,湧現出許多新西蘭公司和中國的公司有合作項目。據悉,今年下半年,新西蘭還將和上海有關方面一起舉辦新西蘭電影節。/大公報記者 夏 微
據悉,電影節上全新設立的板塊「一帶一路」電影周有近29個國家的共31個電影節或電影機構參與,不僅完成了「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的簽約,還在隨後幾天裏,圍繞「一帶一路」的電影發展深入討論。
紐冀與華多領域創新合作
近年來中國、新西蘭間的電影與創意領域合作在不斷加深,新西蘭駐滬總領事葛甘楠表示,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創意創新領域的合作。而新西蘭和中國的合作也是獨一無二的,新西蘭是唯一和中國既簽署了電視合拍協議,也簽署了電影合拍協議的國家。
「我們不僅有互訪各自的電影節,還有電影行業代表團出訪,以及編劇交流項目等」。葛甘楠透露「如今合作機會越來越多,期待看到新西蘭和上海在VR、AR、遊戲等新的領域有創意創新合作。」
活動當天,希恩還介紹了近幾年中紐合作項目,其中包括大獲好評的《戰狼2》音效後期製作,以及亮相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並將於近期全球公映的、由李冰冰與斯坦森主演的《巨齒鯊》。
「一帶一路」推動中國製片國際化
希恩亦直言,「一帶一路」為新西蘭影業帶來了不少變化和機會。
事實上,除了「一帶一路」引起影視界的關注,愈發成熟的國際合拍片市場更是眾人聚焦的領域。是次上海國際電影節就首設了「國際合拍片市場」,希望推動中國製片人走向世界、提升電影市場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拓展和全球製片人進行合作。
隨着中國電影市場的日趨成熟,在合拍片中,中方已經漸漸從「打醬油」變換為主導方。根據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提供的數據,2017年,合拍公司獲電影局批准立項合拍片84部,協拍片兩部;共審查通過合拍片60部。這一年,中國內地與21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合作製片。
值得一提的是,雖國際合拍片愈發火熱,但內地與香港合拍片仍佔據合拍片的半壁江山。無論是近幾年的《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建軍大業》,還是早期的《少林寺》、《變臉》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華語電影」的發展之路上,有着不可磨滅的「功臣」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