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曼琪認爲,大部分中小學教師很榮幸亦很願意教授愛國教育,但許多時候是基於不掌握國情及「一國兩制」或缺乏教材或培訓,故不敢在校內向學生講授正確的愛國教育內容。不理解不掌握會產生恐懼,亦有教師就是擔心誤觸所謂「紅線」,最終令他們選擇避而不談。
陳曼琪指出,不單要反思對學生的教育制度,還要反思對教師的教育制度。回歸以來,愛國情感教育、國民道德教育,都鮮有出現在常規的課程之內。除教育文憑的課程需加入合適的國情元素外,當局亦可在「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的項目上,強化推行相關內容的工作坊,令教師對國情知識可與時並進。在家校的合作空間上,建議政府需增撥資源,協助婦女團體舉辦婦女國情班培訓,讓婦女學習國情、國安、中華文化等知識,將之融入日常相夫教子的過程之內。如果本地婦女對國情有足夠認知,是對家校合作無往而不利,有助家長與中小學共同宣揚正確的愛國價值觀。
陳曼琪表示,早前亦倡議應將「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升格為「憲法和香港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並開設「憲法和基本法推廣專員」一職。當然,升格後的委員會必須與教育界大力推廣國民教育。亦建議香港與大灣區教育界恆常舉辦大灣區國情知識比賽,教師與學生在備賽的過程中,均以汲取國情知識為目標,將能帶動校園的愛國教育氛圍。
陳曼琪續指,另一個值得考慮的措施,就是多與大灣區九市的中小學建立起全方位的「姊妹學校」計劃,並挑選有潛質的教師到內地進行短期的交流。在交流計劃完結後,亦可優先考慮讓他們晉升,或擔任學校督導國民教育的推展工作。有榜樣就有力量,有助教師凝聚愛國底氣向學生解釋國家民族大義。
最後陳曼琪強調,不能忽視師資亦包括高等院校的教員。大專院校的管理層須負上在大學內維護國家安全的主體責任,在必須出手時就應罷免涉及危害國家安全言行的教師,實在不應以害怕影響國際排名為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