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3.15「打假日」 破除涉疫八大謠言

時間:2022-03-15 22:05:22來源:大公網

  香港的第五波疫情至今依然嚴峻,正處於抗疫關鍵時刻,卻有不少謠言擾亂視聽、製造混亂,干擾抗疫,罔顧市民生命健康安全。時值3.15消費者權益日,編者特意梳理近期數則疫情相關的謠言,與讀者共同明辨真偽,讓謠言止於智者。

  謠言一:網傳立法會就實施禁止市民出門7日的「禁足令」進行立法工作?

  真相:上月28日,立法會秘書處澄清立法會及其委員會並沒有就「禁足令」相關事宜進行任何討論,並重申立法會舉行的會議均公開透明和實時直播。

  謠言二:新冠病毒不斷變異,接種疫苗風險大?打疫苗無效?

  真相:根據衞生署早前公佈的數據顯示,本港接種了約1,357萬劑疫苗,衞生署共接獲7,131宗異常事件報告(佔疫苗接種總劑量的0.05%),當中包括77宗涉及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佔疫苗接種總劑量的0.0006%),結果顯示沒有死亡個案與接種疫苗有直接關聯,可見接種疫苗的風險一直被人故意誇大。

  衛生署公佈的另一組數字則顯示,完成接種兩劑疫苗人士的死亡率僅為0.04%,而沒有接種疫苗者的死亡率則為1.25%,為前者的31倍; 80歲或以上長者方面,未完成接種疫苗人士的死亡率高達8.61%;若接種兩劑疫苗,死亡率僅為1.57%。

  謠言三:連鎖超市將全線停業,物資供應鏈將斷裂?

  真相:中央政府全力支援香港抗疫一個月,香港市民從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中央對香港的關懷,以及中央的「有求必應,照單全收」:開通水路及鐵路運輸,延長陸路關口開放時間,源源不絕提供蔬果、醫療物資和日用品等到港。此外,還有市民甚至從未想到過的,包括肉類屠宰員、跨境貨車汽車修理人員等各方面人士來港。

  謠言四:青衣方艙拒收染疫者?

  真相:社交平台上有謠言指有自稱為醫護的人員,拒絕轉移新冠病人到青衣「方艙醫院」社區隔離設施,醫院管理局發言人3月7日澄清,有關說法純屬謠言。

  發言人解釋,由於青衣社區隔離設施的設計只適合接收有自理能力、相對年青及病情穩定的病人,將身體狀況不合適的病人轉往該處,只會嚴重影響病人的病情。醫管局會按照病人的臨床情況,安排確診病人入住不同治療設施。

  謠言五:內地版的連花清瘟未經註冊,可能對公眾健康構成風險?

  真相:應本港相關部門要求,內地近日就緊急協調物資,並從速捐贈到香港,當中「連花清瘟膠囊」就包括了香港版和內地兩個版本;而作為抗疫物資,兩者都符合相關規定,並非用於銷售用途,這與衞生署近日針對藥房未經註冊的藥品,完全是兩回事。

  事實上,在內地此次捐贈物資到香港前,「連花清瘟膠囊」已經在香港廣泛地銷售,「連花清瘟膠囊」有分為香港版和內地版;前者一向在本港銷售,不會出現任何違規行為,而後者則是按港府要求而提供,確認過以後才捐贈,亦不會有任何不合規或「未經註冊」的問題。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3月10日在立法會一個會議上,被問到政府動用《緊急法》為指定事項作出豁免,是否已經豁免內地版的連花清瘟。徐德義說,中央政府提供的藥物有內地版「連花」,所有中央提供的支援,包括該藥物批次,都已經豁免註冊。

  謠言六:網上圖片指社區隔離設施洗手間倒塌?

  真相:保安局發言人於12日澄清位於青衣、新田和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的社區隔離設施自投入服務後,洗手間並未發生倒塌事故。對於有人惡意發布不實相片誤導市民,保安局予以強烈譴責。

  謠言七:河套正修建連接兩地橋梁,香港確診者將被送到深圳治療?

  真相:港府發言人指出,落馬洲河套區正快速興建應急醫院和社區隔離及治療設施。在河套區邊境地區興建臨時橋梁,連接深圳邊境,讓工程人員和屋子可以最短時間進出。

  謠言八:內地援港醫護人員不懂粵語和英語,醫療標準不同難以對接?

  真相:應香港特區政府請求,由廣東省組建的內地援港醫療隊共75人,14日下午經深圳灣口岸抵港。本次內地援港醫療隊包括36名醫生和39名護士,隊員分別來自廣州、深圳、佛山、珠海4市的14家三甲公立醫院,從事呼吸內科、腎內科、心血管內科等與老年患者救治密切相關的科室,其中還包括6名感控專家以及4名中醫師。

  此次醫療隊員均為抗疫經驗豐富的醫療救治專家及一線抗疫骨幹,大多參與過廣東、湖北等地疫情防控工作,大都熟練掌握粵語和英語,熟悉香港社會,出發前接受過專門的培訓。

  香港醫管局指內地援港醫療團隊將會以醫管局名譽僱員的身份工作,所有名譽僱員與一般醫管局的員工是相同的,等於醫管局的醫療人員。醫管局會為團隊所有治療上的問題負上最終責任。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凌霄志今日(15日)在一個電台節目透露說,據其了解,內地醫護在作出用藥或出院等醫療決定時,會先與香港醫護溝通。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