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三類「黑的」害全行 業界八招救亡

時間:2018-06-26 03:15:15來源:大公網

  圖:政府擬引入的士司機違例記分制度,並就濫收車資等違規行為扣分

  香港的士服務質素常為人詬病,「黑的」劏客之外,兜路、拒載等問題叢生。政府擬引入的士司機違例記分制度,並就濫收車資等違規行為扣分,司機扣滿分會面臨停牌處分。業界普遍反對扣分制,質疑把責任全推在的士司機,極不公平,當中一項「未攜帶足夠輔幣找贖」也要扣分,更被指「極離地」。大公報訪問多名「的哥」,他們異口同聲點出行內有三類害群之馬,並稱只佔極少數,大部分司機都盡忠職守、希望提供優質服務給乘客。的士業議會更提出八招改革「救亡」,力挽形象。\大公報記者方學明(文/圖)

  第一類:呃隧道費

  運輸署有規定,除經紅磡海底隧道的回程費是10元外,其餘兩條過海隧道即東隧與西隧的回程費是15元,換言之,以過東隧的士收費25元計算,司機連回程只應收乘客40元;過西隧的士收費65元計算,連回程只應收80元。

  但有部分害群之「的」博大霧,聲稱非在過海的士站上車,需繳付雙程隧道收費,同時誤導乘客所謂「雙程隧道收費」,相等於「隧道費乘二」。

  「呢招呃遊客最多,貪佢哋(遊客)唔熟路兼唔知咁多規矩,亦都以行西隧較多,因為西隧利錢最高嘛!」的士哥坦言,「害群之馬」司機一般不會「講清楚」實際來回隧道的收費銀碼。

  第二類:揀地擇區

  每名的士司機總有一些潛行規,最不想遇見的,如不想入偏遠的新界鄉郊地區、不想進入塞車重災區如銅鑼灣、灣仔及紅磡區等。

  的哥稱,以荃灣去元朗、旺角去天后等路線較常遇到拒載。為實測狀況,記者日前於繁忙時段,到荃灣愉景新城的士站測試,結果截了至少五輛市區的士,沒一輛願意入元朗,拒載理由不是「不識路」,就是「趕交更」。

  的士哥解釋:「佢哋唔入元朗,除咗一來一回起碼用一個鐘之外,入去支旗,如果行大欖隧道嘅話,頂多只有150元,但就要『吉』車出返嚟,費時失事,所以,佢哋寧願搵去市區嘅客,博一個鐘走到四至五支旗仲好賺。」

  第三類:只載網約客

  Call的士App盛行,造就了乘客的方便,但亦同時增加了的士選擇長期「冚旗」、挑選「啱」路程網約客的機會。

  目前,Call的士App至少有七個,除較流行的「HK Taxi」外,還有「DiDi香港」、「飛的」、「的神」、「星群的士」等,隨着Call的士App流行,最近市面更多的士司機只做網約客。

  這類的士普遍有個特徵,他們分布在市區不同地方的路邊咪表位或陰涼處,長期「冚旗」顯示不接載街客。然而,當在App上發現有「啱」路線的網約客時,便會馬上前往接載。的哥阿偉表示,自從只做網約客後,收入反較以往上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