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和五歲孫兒吃飯,他告訴我:「同學小方說要炸校車,殺死所有人!」我聽着嚇了一跳,追問為什麼。小孫兒說因小方頑皮,在校車內玩,校車姨姨沒收了他的玩具,他便說要用炸彈炸校車,殺死所有人……
後來,我才搞清楚,原來小方在校車玩遊戲機,被校車姨姨沒收,他便說了那句恐怖分子式的話。他是才五歲豆丁哩,讀K2。
小孫兒沒有被容許玩這些殺人和被殺的電玩,但他覺得殺人很有趣,也鸚鵡學舌:「婆婆,我要殺死你……」
我應該笑嗎⁈
這些言行,是看電視和玩電子遊戲的結果。我曾經在一個兒童遊戲室看過兩個小學生玩電子遊戲,全場都是兩方持着長機槍互相追逐,甲說:「我要殺死你!」乙說:「我要殺死你!」我站在一旁觀看,其中一個小子多次被射倒,輸了遊戲,不停目露兇光地瞪着我,他,看樣子不到十歲哩。
這些話語,這些目光,絕不是兒童嬉戲,是兒童被電子世界洗腦,電子世界正在不斷培養冷酷殘虐,視人命如草芥的殺戮之徒。設計這類遊戲的人都在此種場景中浸淫,滿腦子是殺戮情節,全是心理變態,性格乖異之徒?
提供這類遊戲荼毒兒童的人,或根本不愛孩子,或對兒童教育無知,有意無意地任由這種仇殺暴力殘虐的遊戲充斥,毒害孩子。會所兒童遊戲室有四部熒幕,孩子都在沒有家長陪伴下,自由地到櫃枱借用遊戲軟件,愈刺激暴力愈受歡迎;除此,會所客廳也設置多部電腦,少年兒童可自由上網,做什麼並沒有人理會。學校鼓勵學生上網學習,除一些小學外,也不禁止學生帶手機上學,結果一放學,地鐵巴士街上到處都是玩着手機的小頭顱。
家長明知孩子太早玩電子遊戲或用電子產品,會影響發育及各種能力的建立,為什麼還要讓電子保姆、電子奶嘴替代自己?因為他們怕麻煩,不甘全心全意帶孩子。他們當然也會擔心孩子沉迷,但見其他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又怕自己孩子落後於人。他們給了孩子手機或平板電腦,卻又無暇陪伴孩子使用;更可笑的是自己也迷上電玩上網,還誇言說可以親子同樂,帶着孩子玩Pokémon GO,四處發瘋暴走捉精靈。
家長說讓孩子接觸電玩,會設定限制,但卻忙於工作,無法執行,而孩子天天長大,升中之後,學會下載遊戲,機不離手,沉迷電子世界追玩新款、求破紀錄,怎會理會父母為他而精神崩潰,家庭氣氛緊張?虛擬實景技術VR,讓人身歷其境,就更像吸毒,廢寢忘餐,失學又失業,兼親子成仇。直到一天,打機症候群出現了,肌腱發炎了,視力受損了,甚至瞎了,精神異常了、猝死了……
趁孩子還小,仍然受控,快播下閱讀種子,培養高品味,大志向,凡事有分寸,豈能讓小玩意誤了成長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