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大館搶閘「打卡」今可網上預約

時間:2018-05-10 03:15:13來源:大公網

  馬會斥資38億元、歷時十年活化的中區警署建築群「大館」,本月29日起分三階段開放,今日起接受網上預約參觀,打卡位遍布11幢歷史建築與新建的美術館和綜藝館,開幕展覽包括本地新晉藝術家、蘇豪區長大的蘇詠寶個人首展,另有重頭戲《拆棚》取材自中區警署建築群的歷史。除古蹟及展覽外,大館還有免費音樂聽、免費電影睇,初期預計每日可接待2000人,逐步增至5000人。\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文、圖)蔡文豪(圖)

  有170年歷史的「大館」將變身古蹟藝術中心,警察總部大樓等11幢歷史建築、新建的美術館和綜藝館,以及檢閱廣場和監獄操場等戶外空間,將率先開放供市民參觀。

  「隱藏」壁畫重現 芒果樹有段古

  高聳的麻石圍牆、神秘的囚室、古樸的紅磚牆等都一一保留。前監獄長樓地下走廊「隱藏」的壁畫重現人間,馬會透露,復修工程期間發現走廊兩旁原來有壁畫,據初步考究,該處早年是小教堂,壁畫內是羅馬天主教常見的十字圖案。建築群內一棵芒果樹原來是警署的集體回憶,據說在活化工程開展時,警方指明芒果樹「唔郁得」,盼活化後盡量保留,而警署內傳說,芒果樹果實纍纍的年份,警方便會遇上大案,警署內會有多人會「紮職」。

  活化後歷史建築部分會用作展覽,介紹大館的歷史。其中監獄B倉重現當年囚犯的獄中生活情況,設「域多利鐵窗生涯」展覽,介紹監獄刑罰、人口、文學、逃獄時間等。原來域多利監獄是本港唯一不設沖水式廁所的監獄,每間約35平方呎的囚室通常囚禁三名囚犯,而囚室只會擺放一紅一黃兩個桶,分別裝清水及糞便,讓囚犯解決生理需要。

  大館亦會設有餐飲設施及商店,21個商戶各具特色,有40年做洋服經驗的裁縫店、港式茶餐廳、中式茶藝館等。

  整個建築群預留了4000平方米戶外空間作休憩及藝術表演,檢閱廣場是其中一個,可舉辦午間音樂會。據介紹,大館開放初期逢星期一及星期三會有午間表演,星期六、日有電影欣賞會或音樂會。大館並準備一系列的藝術表演,包括七月的劇場季、九至十月的舞蹈季等。

  大館將於本月25日舉行開幕禮,初期會實施人潮管理,每日最多接待2000人,今日起接受網上預約參觀,六月開始同時接受即場到訪,並逐步增加名額至最多5000人,預計每人平均瀏覽時間2.5小時。

  展覽「大館一百面」了解古蹟

  大館亦會以導賞團和展覽,訴說人們當年在此生活或工作的舊聞逸事,包括透過多媒體展覽「大館一百面」讓訪客透過影片、廣播劇與聲畫互動裝置,了解這歷史古蹟與地區民生的關係。

  「大館」開幕節目是兩個當代藝術展,包括在大館附近長大的新晉藝術家蘇詠寶個人展,探索中藥、藥理學和科學之間的聯繫;《拆棚》則是取材自中區警署建築群歷史的創作,由香港策展人李綺敏策展,創作團隊來自世界各地,包括10個香港藝術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