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搶客奇謀盡出,召喚的士程式出動美女宣傳/資料圖片
以Uber為首的「網約車」載客服務盛行,搶走不少的士生意,部分的士司機大反擊,紛紛提供折扣箍客,導致違法競爭日趨白熱化。兩方司機近期更各出「奇謀」搶客,有「白牌車」司機吃裏爬外,暗撬Uber平台客人自肥;「打折的」則提供「順風車」服務,讓乘客「共享」廉價車資。兩陣營惡鬥日趨激烈!/大公報記者 興波 李殷 王祺
Uber網約平台旗下約共連繫2000名私家車司機,「折扣黨」的士則估計約有4000輛;有見前者撬走不少客人,後者新招迎戰,推出違法「順風車」服務。
「的哥」乘客定順風車路線
「一齊坐順風車,比小巴更便宜,比巴士地鐵更快捷!」以現代「泥鯭的」作招徠的「X車」手機程式(App),設定了多條「官方提供」跨區路線,也有乘客自設行程,供其他人「共乘」一車。大公報記者喬裝乘客預約召車,其後程式顯示,有人要求一起乘坐。
記者按時抵達銅鑼灣候車地點後,一輛的士準時駛至接載,再在附近接載另一男乘客,之後前往油麻地。行駛期間,司機稱順風車主要接載上班客和夜歸客,「夾錢坐的士,多了年輕乘客,但順風車客源未夠多,主要靠『公司價』(八五折)App賺錢!」抵達後,司機按錶收取104元,記者和「共享」一車的乘客平分車資,各付52元。
「打折的」另一搶客奇招是代客召車。有司機透露,由於召車平台日增,若程式未能讓乘客迅速召車,將迅速被市場淘汰,與程式公司有密切關係的司機為維持客源,會同時安裝其他公司乘客版App,一旦發現旗下App的乘客召不到車,會代向其他App找車,「客人上了車,以為我們App叫車快!」他笑說,這手法雖不能獲利,卻能「養客」,有長遠利益。
跳過Uber招客 省25%佣金
該司機續稱,部分「打折的」會組成聯盟,搶接某些召車程式的乘客,再讓給就近「盟友」接載;部分「八五折」司機深夜載客往偏遠位置後,為免空車返回市區,更以低至六折優待「回頭客」。
另一方面,部分「白牌車」司機除以豪華轎車和良好服務態度搶客,更以欺騙Uber手法牟利。有司機稱,不少同行經常聚集機場,但因車多客少,程式要求輪候載客,部分人會施展「飛針」秘技,即利用虛假衛星定位程式,預早將車輛位置設定在機場,以減省等候時間,並騰空接載非Uber客人。
此外,由於Uber收取車資25%佣金,司機阿賢說,為減省開支,行家紛紛出賣公司,例如提供聯絡電話給經常召車的客人,以優惠價拉攏對方直接致電召車;部分司機也組成聯盟在機場「掹毛」,即在接機大堂招攬遊客乘車。
「賺多啲」超速 「釘牌」手停口停
兩方司機惡鬥搶客,但各人有苦自己知。51歲夜更「打折的」司機阿龍訴苦,每月開工26日,收入達四萬元,但因求財心切,多番超速,下月將要「釘牌」三個月。60歲電能「白牌車」司機Paul則慨嘆,雖用盡方法搶客,但扣除佣金、租車、充電等開支,每月收入只有約二萬元,僅能養家。
警方數字顯示,去年有49人涉及私家車非法載客取酬被捕,大數比前年的14人高出兩倍半;另去年有八人涉及的士兜攬乘客被捕,比前年僅得五人增加六成。兩組基數雖低,但同趨上升,數據似與違法競爭日趨白熱化掛鈎。警方強調,會繼續採取針對性執法行動進行有關違例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