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大研AI腸鏡診斷系統 準確度97%

時間:2018-04-10 20:28:22來源:大公網

  潘頌欣表示,新系統實時對瘜肉進行病理分析,病人毋須花兩周時間等診斷報告,可在檢查當日決定是否切除,相信有助提升醫療效率。(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大公網4月10日訊(記者楊州)人工智能結合醫學影像診斷,能協助醫師在短時間內完成更精確的診斷。中文大學研發人工智能腸鏡診斷系統,識別瘜肉的準確率達97%,可避免人為漏檢等風險。研究團隊表示,系統可同步處理瘜肉篩查及病理分析,節省病人等候時間,並於檢查當日決定是否切除,目前仍在內鏡中心測試,預計兩年後推出市場。

  中大研究團隊蒐集逾五萬個瘜肉數據,運用深度學習及遷移學習的技術,研發人工智能腸鏡診斷系統,對每一幀圖像進行分析並識別出瘜肉。團隊去年於威爾斯親王醫院收集約300組、有清晰病理標註的結直腸內窺鏡視頻,該系統對醫師肉眼檢測到的301顆瘜肉進行識別,並檢測到當中的291顆,準確率達97%。團隊亦對兩名患者進行臨床測試,下一步將研究實時分析的可行性。

  中大外科學系助理教授潘頌欣表示,現時的電腦輔助系統,只能判斷有沒有瘜肉、屬腫瘤性或非腫瘤性,至於結果須待切除瘜肉後的病理報告,而新系統以人工智能配合實時技術,同步處理瘜肉篩查及病理分析,亦避免人為漏檢瘜肉等情況。她稱,新系統具輔助功能,並非取代醫師,當發現肉眼遺漏的瘜肉,醫師可覆檢。

  潘頌欣稱,新系統實時對瘜肉進行病理分析,病人毋須花兩周時間等診斷報告,可在檢查當日決定是否切除,相信有助提升醫療效率,而系統仍在試驗階段,會繼續優化其準確度等,待國際醫療器械的認證,預計一、兩年後可推出市面。

  該系統將於本月13至16日在國際資訊科技博覽展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