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3月24日訊(記者文軒)多個立法會議員出席電台節目,討論「補漏拾遺」方案。工聯會副會長黃國健形容,政府願意優化財政預算案是「從善如流」及有承擔的表現,因為要改變原有方案並不容易。他促請政府盡快釐清受惠資格及派錢方式,又透露曾建議政府為此製作懶人包,而政府人員則稱有意設立查詢熱線。
經民聯主席盧偉國亦稱,政府願意聆聽社會意見,展現新作風,經民聯支持政府加碼向市民分享經濟成果。他認為,雖然今次「派錢」的行政費用可能偏高,但日後再「派錢」可沿用同一機制,故問題不大,但需交代清楚領取現金的方法是通過市民自己申報,還是透過政府處理。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蔣麗芸則期望政府簡化「派錢」流程,並建議採取「先易後難」的方式,首先處理包括領取傷殘津貼、長生津、生果金等受惠於原先預算案的人士;第二階段則向未能在原預算案受惠的人士,發放4000元,例如沒有退稅、沒有寬免差餉等;第三階段再向受惠不足4000元的人補差額。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塗謹申稱,雖然原則上不支持全民派錢,但今年有特大盈餘,如果有數百萬市民無法分享經濟成果,是不公平及不公義,故歡迎政府補漏拾遺,彌補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