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公院外科手術派成績表 東區北區緊急手術最差

時間:2018-01-20 03:15:07來源:大公網

  圖:醫管局公布手術成效監察計劃報告

  【大公報訊】記者朱樂怡報道:公立醫院外科手術表現成績表昨日出爐,北區醫院及東區醫院的緊急手術表現最差,醫院管理局估計是兩院的進步速度不及其他醫院,暫未找到特別原因;將軍澳醫院和伊利沙伯醫院則較出色。不過,公院的預約手術表現有改善,是有紀錄以來首次沒有相對遜色的醫院。

  術後死亡率九年最低

  醫院管理局昨日發布《手術成效監察計劃》報告,分析2016/17年度合共17間設有外科手術部門的公立醫院,共進行25928宗超大型及大型手術,整體病人手術後粗死亡率(即不計算病人的風險因素)是該計劃開展九年以來最低,為1.3%,較上年度低兩個百分點。預約和緊急手術的術後30日內粗死亡率亦是歷年最低,分別為0.3%及5%。

  緊急手術表現中,若預期手術死亡率為1,北區醫院的死亡率有九成機會介乎1至1.8,東區醫院介乎1至1.6,即是若手術預期有10名病人死亡,北區醫院有10至18人死亡,東區醫院有10至16人死亡。將軍澳和伊利沙伯醫院的病人實際死亡率則低於預期,表現較出色。預約手術則沒有較遜色或出色的醫院,全部符合預期。

  醫管局手術成效監察計劃總監賴寶山指,暫未見北區和東區醫院有顯著問題,兩院亦未見特別缺乏外科醫生,形容現時情況是「間間醫院都唔夠(外科醫生)」,他估計是兩院改善死亡率「進步無咁快」。醫管局會審視個別死亡個案,包括病人由檢查至術後護理的流程,並提醒院方更好運用聯網支援,減少等候時間。

  他指出統計數據顯示,整體手術量雖然增加,粗死亡率卻下降,反映整體公院外科手術表現持續進步,令人非常鼓舞。

  北區醫院發言人回覆表示,會認真分析監察報告內容,審視外科病人的治療過程,制訂改善策略;各部門加強合作,確保病人在手術過程及術後獲妥善護理,提升緊急手術成效。東區醫院發言人稱,會詳細研究報告以制定改善方案,嚴謹持續提升外科服務質素。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