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房屋委員會投標小組昨日討論海麗邨清潔工潮及外判制度,小組主席張達棠表示,房委會外判服務投標競爭激烈,圍標機會很小,看不到海麗邨新舊承辦商有「左手交右手」的情況。會前,工聯會請願,要求房委會檢討外判制度,正視外判工人被剝削的情況。
房委會投標小組委員會昨日開會,討論多項外判服務投標安排。張達棠於會後表示,小組委員檢視了房屋署過去十多年批出的300多項標書,發現海麗邨事件中的民順承判商,再度中標的成功率不足30%,而被指有關聯的民順及工商清潔承判商,互相承接標書的項目,總共只有五次,不能形容為「左手交右手」,故不認為投標制度存在重大漏洞。
他又表示,競委會已調查兩間公司的關係,小組會考慮競委會的建議,再研究是否要修改現時對聯營公司的定義。至於如何加強勞工保障,勞工處會跟進個別承辦商的違規行為,而現時招標機制內,已有4%的評分是考慮工資和工時因素,若小組對承辦商招聘等商業行為設限,未必合適。
會前,工聯會約十人在場外請願,要求房委會檢討外判制度。工聯會指,過去兩年接獲900多宗求助,指僱主不獲續標後,要求工友簽署自願離職書,逃避支付遣散費。工聯會要求,房委會嚴格執行扣分制,懲罰違反勞工法例的外判商,並要在標書列明外判商完約後要給予遣散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