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有學者提出,南沙可在「穗深港創新軸」建設起重要作用。圖為南沙港口
【大公報訊】記者盧靜怡報道:在第四屆粵港澳學術研討會上,廣東省體改研究會會長周林生提出了「穗深港創新軸」的概念。他解釋,穗深港是指以廣州、深圳、香港三地為創新節點所形成的產業聚集帶。他認為去年年底廣東提出的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中,沒有將南沙列入創新節點是一大遺憾。
南沙更適合產業園規劃
周林生指出,香港、深圳的土地開發強度按照其各自規劃已近峰值,土地資源瓶頸問題突出。兩地仍然可以推進一般性的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但如果是規劃和建設有規模的創新產業園則相當困難。而南沙這個國家級新區肯定是更為合適與理想的支撐載體。
周林生表示,廣州、深圳和香港三地在科技創新和產業規劃上各有不同的優勢以及地方發展需求。廣州集中了廣東全省三分之二的高等院校、77%的科研機構、100%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如何將優質的科技資源轉化為科技創新成果是廣州面臨的考驗。
倡設共享機制促科創融合
他表示,深圳則主要依靠市場力量推動創新發展,幾乎90%的研發人員、研發機構、科研投入和專利產出均來自企業,政府主要引導工作應放在公共服務平台的搭建上;香港科研院所實力雄厚,可做基礎研發,但受到人力成本高、土地租金昂貴等因素所限,科技研發初創企業要在香港生存需承受較高的經營成本。
為此,周林生提議,穗深港創新軸建設要對三者的經濟、科技創新、民生等多方面因素進行充分考量,挖掘自身優勢,在穗深港創新軸建設中制定錯位發展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共同建立利益協調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