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學者:大律師公會有失專業 誤導民眾

時間:2017-12-31 03:15:09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馬靜北京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在西九龍站落實「一地兩檢」的決定,香港大律師公會就此發表聲明提出質疑。有內地學者指出,大律師公會聲明十分片面,措辭情緒化,有失專業水準,純屬「刷存在感」的表現。該聲明妄圖在香港製造輿論,誤導民意,但不會產生什麼效果,反而暴露了大律師公會存一己私心。

  南開大學台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接受《大公報》採訪時表示,內地學界已經注意到香港大律師公會所發表聲明,一致認為該聲明十分片面,且措辭激烈,一些用詞非常「情緒化」,「比如聲明中提到『閹割基本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是落實執行基本法的最大倒退』等等,這樣的說法完全都是誇張其詞,虛造聲勢,顯示的是一種情緒化,而不是專業化的分析。」

  誤導民意刷「存在感」

  李曉兵還認為,大律師公會聲明亦是對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的一種誤解和偏見。缺少對基本法從立法原則到法律條文的整體的系統化的解釋,只是片面抓住某一個條款,「聲明在解釋基本法第18條時用到的推理邏輯根本不成立,說什麼『如果任意設立內地口岸區,就是在香港哪裏都可以設立,連香港高等法院大樓都可以設立』,這種推理缺少法律專業思維,不能這樣類比做出推理。」他指出,大律師公會聲明對基本法法律條文的解釋也不夠專業,缺少對基本法、憲法作為憲制基礎的整體、系統、全面的認識,對「一國兩制」實踐的豐富的意義和內涵亦沒有解讀出來。

  李曉兵指出,內地學界認為,大律師公會發表這樣的聲明是刷「存在感」的一種顯示,妄圖誤導香港特區輿論,也誤導一些法律初入門的人士,「真正在法律實踐中有一定經驗和理論積累的法律人士,對於基本法的解釋會更加深刻和更具洞察力,絕不會做出這樣簡單機械的片面的解讀。他們妄圖誤導民意,如此非常低端的、沒有顯示專業水準的聲明,不會產生什麼效果,反而會凸顯大律師公會的一己私心。」

  大律師公會的聲明沒有展示出專業水準和良好社會形象,恐怕對他們以後在社會中的公信力和社會形象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在香港市民心中也會記上一帳。

  明年初「一地兩檢」方案將進入最關鍵一步,李曉兵認為,大律師公會此時發表聲明也是一種信號,可以引起特區政府的警惕,「內地學界對『第三步』保持高度期待,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之前也有過表態,不能低估『第三步』通過的困難,大律師公會的做法就是一種信號,有關方面應做充分準備,以不變應萬變,防止某些政治力量藉機炒作。」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