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遣返聲請人尋求香港庇護期間,可領取每月人道援助津貼約3000元,並且獲得法律支援,惟當中混雜「假難民」,嚴重耗用公帑。保安局數字顯示,近年政府用於處理免遣返聲請開支屢創新高(詳見表),預算今個財政年度倍增至14.29億元新高。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有反對派議員打着人道理由,為假難民爭取更多資源福利,損害本港利益。
「假難民」犯罪事件時有所聞,單計今年首11個月,逾734人被捕,涉及傷人、襲擊、縱火、強姦、販毒等嚴重罪行。
倘破壞治安都不可遣返
「目前法例存在漏洞,吸引『假難民』來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指出,「假難民」留港為搵食,從事黑工、賣淫、加入黑社會,影響本港治安,她不點名批評部分反對派議員,過去一直打着人道理由,為「假難民」爭取更多資源福利,每當建制派議員提出反對,就推說「漠視人權」。
入境處回覆,終審法院於2012年12月的相關裁決,若一名聲請人被遣返至另一國家後,會遭受酷刑或不人道對待等風險,則無論該人如何危險或不可取,亦不可將他遣返至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