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港大護理學院與13間東南亞護理學院簽協議加強交流/大公報記者湯淩琰攝
【大公報訊】記者湯淩琰報道:本港護理人手短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護理學院院長林佳靜昨日表示,期望港大護理學院明年可以增加超過十個學額,護理專業教師增五至十人,惟具體人數待定。
港大護理學院昨日與13間東南亞國家或地區的護理學院,簽署「東南亞護理教育及研究聯盟」協議備忘錄,鼓勵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護理專業學生相互合作,參與世衛護理項目,提升護理學生的國際流動性,培育全球護理領袖。
與13間東南亞學院簽協議
作為聯盟唯一的香港代表,林佳靜稱,港大護理學院學生將可到其他13間東南亞學院交流和研習,進一步發展及提升區內護理教育、研究、臨床護理實踐交流及資源共享,並藉此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護理項目。現時學院的交流活動局限於醫療水平發達的地區,學生鮮有機會了解醫護水平落後地區的情況,通過此項目,學生可到東南亞不同院校服務研習,例如人口老化問題嚴重的日本,或醫護資源較匱乏的柬埔寨,認識各地醫療水平差異及其對病者造成的影響,以推動全球健康平等。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協議有助加強護理知識交流和臨床研究,令本港可得到最新的護理知識,應付日益增加的挑戰。政府除會繼續增醫護人手,亦重視基層和社區醫療,長遠減低醫院負擔。
談及本港護理人手問題,林佳靜表示「形勢嚴峻」,期望港大護理學院明年可增加超過十個學額,教師增加超過五人,惟具體人數尚未確定。至於港大醫學院今年採用迷你多站式面試(MMI),以非公式化問題了解學生的溝通能力、倫理價值觀、對時事認識等,林佳靜大讚「出乎意料的好」,認為此評估結果更加客觀,可以尋找更加合適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