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住屋供應短缺問題刻不容緩,社會有不同建言,其中也有研究在郊野公園邊陲地建屋被視為一個頗為可行方向。
早於今年二月,測量師學會曾倡議政府,研究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地帶。測量師學會會長何國鈞認為,發展郊野公園邊陲的成本並非特別高,主要是鞏固斜坡及土地平整成本,發展公營房屋爭議亦較少。他又強調,方案並非要減少郊野公園面積,而是以換地形式,保留郊野公園內生態價值高的範圍。
著名學者、科大經濟系前系主任及教授雷鼎鳴不久前撰文指出,實際上只須改劃約2%價值較低的郊野用地,已可帶來900公頃土地興建房屋,剩餘的38%可讓市民繼續保育使用,他又指出,發展郊野公園不涉及業權收地問題,執行上亦較其他方案可行,意味方案並非完全「行唔通」。
不過,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昨日開會預期由規劃至建屋需時至少15年,似乎有關方向屬於遠水難解近渴。究竟孰是孰非,值得各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