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譚鐵牛:現是發展創科好時機

時間:2017-11-28 03:15:16來源:大公網

  圖: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昨日於灣仔君悅酒店舉辦「香港新定位」論壇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昨日於灣仔君悅酒店舉辦「香港新定位」論壇,並邀請了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前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擔任演講嘉賓,分享面對十九大後的新時代,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框架下,香港的全新發展及定位。譚鐵牛表示,「十九大報告」多次提及港澳發展,反映中央十分重視香港,認為現時是發展創新科技的大好時機,香港可發揮自身優勢配合大灣區發展,打造成國際科技研究、科技服務及科技協同中心。

  大公報記者 李淇(文) 林良堅(圖)

  昨日的「中出論壇」吸引了數百名來自政界、商界及學界的人士出席,梁振英、劉明康、譚鐵牛蒞臨主禮及擔任演講嘉賓外,全國政協常委伍淑清、余國春、進出口界立法會議員黃定光、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張學修、副會長許華傑、歐陽雄萬;榮譽會長莊成鑫、林龍安、秘書長陳勁等亦擔任主禮嘉賓。

  最大機遇是國家蓬勃發展

  譚鐵牛的演辭以「科技創新:全球新勢態與香港新定位」為主題,首先點明指,香港最大的機遇就是國家的蓬勃發展,以及中央政府的堅定支持。他提到,「十九大報告」內容多次提及香港,當中五次提及港澳、三處展開論述,香港字眼出現16次,「一國兩制」的論述更多達700字,篇幅是歷次最多,反映出中央高度重視港澳發展。

  譚鐵牛同時指出,國家「十三五」規劃中,已點明了中央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而特區政府有發展創科決心、社會也有發展的需求及共識,加上香港在創科領域有基礎,亦匯聚了全球高端科技及人工智能領域的優秀人才,現時是本港發展創新科技的大好時機。

  打造具國際影響力科研

  至於發展方向,譚鐵牛就認為,本港未來需要發展金融科技,否則難以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譚鐵牛表示,香港現時最重要的是認清優勢,進一步完善創科生態,明晰規劃與路線圖,配合資源和協同,及拓展國際視野,「香港作為高度國際化的城市,在『一國兩制』優勢下,應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和提升在國家科技發展功能,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研究、科技服務中心以及協同中心,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

  劉明康致辭時就以「新時代中香港的機遇與擔當」為題,表示香港與內地未來或需面對美國聯儲局的貨幣政策反轉,全球競爭性大幅減稅等世界經濟的調整所帶來的影響,但指在簽訂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巴黎協定後,給予內地及亞太地區一些新機遇,本港可以協助內地市場改善法規、制度及機制。他又認為,大灣區市場發展前景巨大,香港若能配合各類工業及推動創新從而完善配套,引入海外國際資本及技術,可提升本港對內對外的商機。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張學修表示,論壇選定在十九大後舉辦,希望能夠為香港政商界帶來最貼近國家和香港發展方向的前瞻性啟示,協助各界抓緊香港經濟發展的機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