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沈慧林的港產陀飛輪,已在名貴腕表業佔一席位,他期望將勇於創新香港精神傳揚開去
美國長春藤聯盟名校畢業的沈慧林(William),在不少人夢寐以求的投資銀行工作,是世人口中的「人生贏家」。在一次偶然機會下,他接觸到全球只有30間鐘表廠擁有製造陀飛輪的技術,為一圓創業夢,毅然辭去工作,創立香港的陀飛輪腕表品牌,並將中國傳統木雕注入表面設計,成功入圍有鐘表界「奧斯卡」之稱日內瓦鐘表比賽,在向來由歐洲品牌獨佔鰲頭的名貴腕表業,搶佔一席位。他說:「下一步希望將香港嘅理念,香港嘅精神,香港嘅設計,香港嘅正能量可以帶出去!」
大公報記者 徐曉彤(文) 黃洋港(圖)
William與鐘表的緣分始於年幼時期,William說,小時候每逢過年都會隨父親回故鄉杭州探親,有機會便順道參觀父親在當地有份投資的一所手表機芯廠,當時看到師傅工作已令William嘖嘖稱奇,他感嘆道:「粒塵咁細嘅零件都可以擺喺表面,令到個機械郁,嗰時覺得機械表係好犀利嘅一樣嘢!」
畢業論文訪廠 萌創業念頭
直至2009年,William當時正在美國修讀應用經濟及管理學碩士,需要擬定畢業論文題目,想起父親所投資的手表機芯廠,適合作企業調查研究,遂再重遊舊地,William稱:「最終個論文結論都好大路,但意外發現咗商機,就知道個廠做到陀飛輪技術」,William當時已認定這是極具潛力的商機,他指:「全世界做到陀飛輪嘅廠唔多,只有30間,全中國都得幾間廠做到」,便萌生起創立陀飛輪品牌的念頭。
William胸懷大志,卻為品牌該如何定位而苦惱。而碰巧他畢業時正遇上金融海嘯,金融業大挫,本想在美國華爾街大展拳腳的William,在一職難求之下,William只好回到香港一所投資銀行工作。回港後,他沒有放棄創業夢,曾向鐘表業的前輩請教該如何為品牌定位,William憶述:「嗰陣時好多人都話:『喂!你梗係做外國品牌喇!全部大牌子都係外國品牌,同埋隔籬飯香,你梗係愈遠香港就愈好賣㗎喇!』」
中西合璧 木雕放進腕表
直至有一次,William走到父親的柴灣倉庫,看到父親在內地鄉村收集得來的清朝木雕,William形容,木雕上的雕刻鬼斧神工,當中更刻畫着一些中國傳統文化故事,於是便想到將木雕放進表面設計,與西方造表工藝相配合,將品牌定位為具中西合璧優勢的香港品牌。
在創業初期,William資金並不充裕,但靠着代理外國品牌的手表,在短短五個月,積聚了幾十萬元的資金。William說,當時曾想過:「唉,不如就咁樣算喇!」放棄創立陀飛輪品牌的目標,他續稱:「始終你知道香港創業壓力好大㗎嘛,如果唔得,就真係證明我無經驗,呢個壓力都好大,咁我一路都唔敢去。」幸有父親和其他廠家鼓勵他:「一定要試呀,唔好再諗喇!」他終在2011年創立本地陀飛輪品牌「萬希泉」。
寓意長壽設計 打響頭炮
創業路上總是崎嶇不平。「萬希泉」推出首批約50隻陀飛輪腕表,其中一款表面設計便採用了「麻姑獻壽」和壽星公的雕刻,寓意長壽。當時William與一位同事四處叩門,希望能獲大型鐘表行代理銷售,但情況卻是:「我哋跑一間,就被reject(拒絕)一間。十間有九間半都reject我。」William說:「最『大鑊』係聽到係一個香港品牌,佢哋會覺得無可能陀飛輪係用香港品牌去定位嘅。」
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有珠寶店願意銷售他們的腕表,結果大受歡迎,William說:「我哋推咗兩個禮拜,啲表就賣曬。嗰陣時好開心,成日都話要貨,呢度又話要,嗰度又話要。」並以高性價比的優勢,終打響名堂。發展至現時,「萬希泉」在全球超過20個國家地區,擁有逾200個銷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