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惠基層 職津降門檻兼

時間:2017-10-12 03:15:15來源:大公網

  圖:放寬低津令更多在職家庭得到生活津助,受惠者指能得到實惠   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為讓更多基層市民受惠於「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低津),施政報告提出放寬計劃,擴大至一人住戶,容許合併所有家庭成員的工時,又調高入息上限,津貼全面「加碼」。並改名為「在職家庭津貼」(職津),料明年四月一日實施。政府表示,無法估計多少人受惠。有議員認為應再簡化申報工時的程序,便利市民。

  大公報記者 朱樂怡 葉漢亮 楊州

  政府每年預留三十億元予「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截至今年八月底,3.5萬個家庭領取津貼,涉款逾九億元。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提出,留意到不少意見認為受惠人數太少,申領資格和程序太嚴格,故決定放寬,並易名為「在職家庭津貼」計劃。

  新計劃下,津貼金額全面加碼,每月工作最少144小時可獲「基本」津貼,由現時最多600元增至800元;每月工作至少192小時可獲「高額」津貼,加了200元。新增一層「中額」津貼,每月工作至少168小時,可獲最多1000元。(詳見表)

  增四分三額津貼添保障

  除了現時的全額和半額津貼,新增四分三額津貼。政府消息人士稱,申領人士多是做散工,工作時數和薪金不穩定,多一層津貼,可令有需要人士「收入高咗都唔會令津貼突然跌好多」。

  申請門檻又降低,由最少二人擴闊至一人住戶,更可合併所有住戶成員的工時。   舉例一個有兩名合資格兒童的四人住戶,月入1.9萬元以下,總工時達192小時,每月可獲津貼將由目前的2600元,在新計劃增至3200元,增幅23%。

  取消以住戶為單位交津

  新計劃的入息中位數,改為只計算有工作的家庭成員,拉高住戶入息中位數,變相提高入息限額,增加受惠人數。二人家庭的新入息上限由現時的9500元,大增36%至1.3萬元。政府預計,新計劃可覆蓋現行以住戶為單位的交通津貼計劃,故會取消以住戶為單位的交津。

  政府消息稱,當局不斷簡化表格,但工時是計劃核心,不能剔出申報範圍,若不能證明工時,亦可自行申報,現有兩成獲批人士成功通過自行申報。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何啟明認為,散工每日只做數小時,「點好意思成日問老細填表?」他希望政府以加強抽查代替申報,便利申請,令更多基層市民受惠。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