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修讀STEM科目的女生人數逐步上升
說起STEM相關的行業人員,大家可能會想到科學家、工程師、電腦技術人員,但這些行業似乎都是以男性為主,女生在STEM行業上總是佔有較小的比例。女生在STEM教育上是否真的比較遜色?教師們如何能有效地向可愛的女孩子們教授STEM呢?\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老師 iSTEM教育協會課程發展主任 李曉璇
男女STEM有別?
大家不難發現,大部分男生和女生是用不同的方式或速度在學習,生理上的差異總是影響他們的外在行為與學習表現。女孩通常情感較為細膩,擅於表達,太在意於外界眼光;而男孩重理性,偏愛真實事物、普遍自我感覺良好。
筆者算是一個理科女生,深感作為理科女生的小孤獨。因為身邊的女性朋友普遍對科學相關的活動不感興趣,很多活動也只有我一個女生去參加。而筆者過去也參與不少課後的科學班教學、比賽及活動,當中八成參加者都是男生。受男生熱捧的機械人、四驅車、砌模型活動,女生普遍都不感興趣,她們更鍾愛於畫畫、音樂等具美感的活動。然而,我們並不能說女生對STEM教育能力不夠,因為不少女生也具有相當高的STEM教育知識與能力,只是一般的課程及教材未必適合她們,讓她們失去興趣與學習動機。2016年PISA報告顯示,在33個國家經濟體中,只有芬蘭的女生科學尖子生數量超過男生。而根據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的數據,歷屆文憑試的男女報考總人數接近,女生選修生物的比例較高,但選修物理、或資訊及通訊科技的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兩倍或以上。早前婦女基金會調查顯示本港女學生存在負面的性別定型概念,認為STEM科目較適合男生,繼而局限了她們日後在科技領域發展的可能性。女學生修讀STEM科目,很大程度上受早期接觸STEM科目的經歷、對自我能力的信心、興趣和志願所影響。而這些早期經歷和看法,極大程度由社會、家長和學校教育及環境所影響形成。
為什麼STEM需要女生?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過去十年修讀本地資助大學理學及工程和科技的女生人數只佔三至四成。儘管修讀STEM科目的女生人數逐步上升,但真正會將其作為職業的還是偏少。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全球範圍內女性科研人員所佔比重仍然不足三分之一。為培養未來發展需要的創新思維,實現STEM領域從業人員的性別平衡,各界都應鼓勵女生們提高STEM領域的興趣和技能。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