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長壽秘訣吃軟不吃硬

時間:2017-10-08 03:15:18來源:大公網

  圖:大熊貓每日要食足14小時始「夠喉」,樂樂亦不例外

  大熊貓身在何處皆是焦點,背後默默付出的護理團隊多為人忽略。1999年,國家贈予港人首對大熊貓安安和佳佳,海洋公園陸生動物部高級館長祝效忠(Howard)同年加入護理團隊,自此與大熊貓結下不解之緣,團隊能在2015年飼養出全球最長壽的圈養大熊貓,源於細心照顧,並在餐單上花心思。Howard說:「現在,我們會為31歲安安特製老人餐,牠牙力大不如前,團隊會挑選較嫩的竹筍給牠吃,而放棄竹葉和較硬的竹枝。」在他眼中,大熊貓推動兩地合作交流,悉心照顧這親善大使是理所當然的。\大公報記者 徐曉彤 陳才逸 部分圖片受訪者提供

  安安和佳佳在1999年3月11日抵港,Howard亦於同年加入海洋公園,他說:「係一種緣分,我嚟到海洋公園大概工作咗一個月後,有幸成為負責運輸安排大熊貓工作的一員。」

  他憶述,當時安安、佳佳從四川而來,每個運輸步驟都非常嚴謹,直到牠們步出獸籠,走進熊貓館的一刻,他才真正「鬆了一口氣」。

  Howard形容佳佳就如一個「嬌滴滴」的淑女,除了臉和鼻子尖尖,性格亦很文靜,外貌舉止看起來都很優雅,在剛抵達熊貓館時「(佳佳)慢條斯理,慢慢行,會望下周圍,好定檔、好平和咁樣行。」

  與安安活潑「無時停」的性格恰好相反,佳佳似足「性格巨星」。佳佳只有跟牠較熟悉的訓練員,才會乖乖合作,他指:「如果有啲新啲嘅訓練員過到嚟,佢(佳佳)可能會擰個頭過來望一望你,跟住又繼續瞓覺。」

  佳佳每日破緊自己紀錄

  在護理團隊悉心照顧下,佳佳於2015年以37歲之齡,刷新了兩項健力士世界紀錄,成為「迄今為止最長壽的圈養大熊貓」及「最長壽的在世圈養大熊貓」,「對於我嚟講佢(佳佳)每日都係破緊自己紀錄。」Howard稱,當時已屆高齡的佳佳仍保持精神,願與護理團隊合作,每日乖乖進食,與遊客見面,為推廣大熊貓教育與保育的信息作出貢獻,亦令他與護理團隊深感佩服。

  十多年來的相處,Howard與一眾護理團隊成員早已視佳佳為家人,常常聊天,並稱其為「佳姐」。Howard說:「呢個老人家有啲脾氣時會唔肯起身,佢哋會叫:『JIA JIA(佳佳)起身啦,食嘢先啦』。」

  哄佳佳起床,但牠終敵不過日漸衰弱的身體,海洋公園去年基於人道理由替佳佳施行安樂死。事隔近一年,Howard在訪問期間仍難掩哀痛,語帶哽咽憶述當日經過指出,佳佳離世前一段日子,每日清醒時間愈來愈短,長時間躺在地上,只能睜開眼睛,卻不能作其他反應,進食量亦由逾十公斤急降至三公斤以下。

  長期陷於昏睡狀態的佳佳,無法服用高血壓和關節炎藥物,Howard說:「咁變咗佢一定係愈拖得長,就愈有機會受壓力,或者suffer(受苦)。」Howard亦說:「去到嗰個位度,我哋就要做一個tough decision(艱難的決定),就係我哋唔可以畀佳佳承受不必要嘅痛苦,只好作出安樂死嘅決定。」

  在獸醫為佳佳施行安樂死時,Howard與所有護理團隊成員未有如平日站在籠外,而是走進獸舍一邊陪伴在側,一邊對佳佳說:「一路走好喇,唔使擔心我哋喇。」送38歲的佳佳最後一程。

  為紀念佳佳,海洋公園「香港賽馬會四川奇珍館」入口處栽種一棵銀杏樹。Howard親手將佳佳的骨灰撒於銀杏樹下,成為銀杏樹的養分,讓生命延續生命。

  海園為首隻「港產國寶」努力

  佳佳雖離世,但Howard與大熊貓的故事仍然繼續。談及海洋公園一直致力希望樂樂和盈盈能誕下首隻「港產大熊貓」,卻苦未能成功,Howard興嘆道:「其實我都好想成功。」每次期望落空,為繁殖計劃提供協助的卧龍專家會安慰他說:「大熊貓是神秘的。」指出目前人類對大熊貓認識仍然有限,尤其繁殖上有許多不能解釋的因素,這一番話令Howard振作,努力迎戰每年大熊貓繁殖季節。他說:「失望就梗會㗎喇,無話100%成功,我哋點樣企返起身去做係最重要嘅嘢。」

  大熊貓備受寵愛,Howard直言:「我相信去保育一個咁珍貴嘅物種,係兩地人民好容易認同嘅一個共同目標。」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香港政府捐款援助卧龍自然保護區的災後重建,內容涵蓋民生基建、生態保育、動植物科研及人才培訓等項目。

  Howard說,大熊貓製造出一個交流平台,大家以認識大熊貓作為起點,推廣至保護其他野生動物,同時亦促進兩地文化交流,例如今年香港政府便資助了四川卧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年實習計劃,讓兩地年輕人在認識大熊貓保育的同時能有互動,建立友誼。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