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反對派勿再扯香港後腿

時間:2017-09-28 03:15:07來源:大公網

  世界經濟論壇公布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的排名由去年的第九位,上升三位至第六位,但仍然輸給競爭對手新加坡。報告指出,香港繼續擁有全球最好的基建,金融市場穩定亦支持健康及開放的競爭,但勞動力及創新力仍然有待改善,政府施政效率低,更會影響從商意欲。

  競爭力報告點出制約香港發展的幾個重要議題,就是勞動及創新力亟待改善,若換另一種表述方式,就是香港的勞動力及創新力不及其他國家和地區。更加關鍵,是政府施政效率低影響從商意欲,這是影響香港競爭力的根源。

  不禁要問,向以施政率效高為榮的香港,為何落得施政效率低如斯下場?

  回歸以來,手握政府財政預算案、重大基建撥款、大規模發展規劃審批權的立法會,出現了「新常態」─「拉布」。君不見近年立法會審議財政預算案時,反對派照例提出大量瑣碎無聊修訂案,甚至連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加薪,亦因反對派議員「拉布」,被迫延遲加薪。

  議會之外,反對派為拖延及阻礙政府施政,利用司法覆核制度策動個別「N無人員」(無資產、無工作、無負擔……)不斷向政府提出司法覆核,企圖透過司法程序拖延及阻礙政府施政。當中,港珠澳大橋司法覆核案最具代表性,公民黨作為幕後推手,鼓動「N無」阿婆提出司法覆核,最終雖然政府勝訴,但原計劃2016年完工通車的大橋,迄今仍未完工,要命的是工程費估計因此增加約65億港元。還未計算「N無」阿婆申請法援,用納稅人錢同政府打官司的費用。

  反對派不斷透過議會內「拉布」,議會外司法覆核阻延政府施政,試圖製造政府施政出問題的假象,達到他們反政府、反中央、反「一國兩制」的目的。

  香港確實面對如何提升政府施政效率的問題,但提升施政效率不是政府單方面可解決,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以及支持。更重要是反對派的取態,若他們繼續將社會民生議題泛政治化,置廣大市民及香港長遠利益不顧,今日香港競爭力排名雖然上升,但終究會因政府施政效率低而拖低排名。對此,香港人必須有清晰的認識和了解。 蔡樹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