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首置上車推跌樓價言之尚早/祥益地產總裁 汪敦敬

時間:2017-09-13 03:15:26來源:大公網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將推出年輕家庭新首置計劃「港人首置上車盤」,令不少人對解決樓市問題有了新的憧憬,林鄭這做法有幾下妙着,市民應稱讚,更應支持。博客「法子」用「林鄭的智慧」一文去描寫是反映到市民對有關計劃的反應不俗。

  長期來說,不少網上博客都對房屋政策提供過不少意見,不少也是落地的灼見,價值其實不比一些評論員的觀點低。其中「亮劍」十多年來都強調將公私營房屋分開去處理,與新首置政策的智慧是配合的,另有博客也說得好:「樓價上升,市民看好的時候就算多少供應也不足夠。」現實是,香港起碼有80至100萬個已供滿樓的住宅單位,單是這股龐大的業主已可化成遠超現實供應無數倍的購買力,相反樓價下跌,市民看差樓市的時候,其實政府同樣亦不容易拉停價格的下跌。

  「法子」在文章《林鄭的智慧》中提出「真、假首置」的描寫,很生動,筆者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最重要就是所有首置盤要轉售給政府,所以買首置盤的人,就要走去政府度排隊,這條隊形成對林鄭就好重要,這條隊的長短,就反映林鄭有沒有成功『解決有需要人士的居住問題』。假首置是不能排這條隊。只要林鄭能夠令這條隊很短(例如一年內上到樓),林鄭已經可以對外宣稱『成功解決有需要人士的居住問題』。首置盤基本上沒有投資價值,但能夠滿足住屋需求。如果有人出來反對,其他人就會問:『你點解唔去排真首置隊呀?不用一年就上到車喎!』這人就無聲出。但如果因為首置盤沒有投資價值而不去排首置盤,就是你的問題,政府不會幫你投資的。」

  很好,分清楚真假「首置」後,新供應也只需照顧真正需要的人,那麼效率就大增了!

  貨幣因素影響更大

  當然,筆者見有關計劃似乎與以前夾屋一樣,即是資助入息高於居屋人士的,這不是一個最草根的上車空間,而是政治現實令到有關計劃未必能放在最佳位置。當然「法子」文中亦有提過一個假設「一年內上樓」,要做到這個效果仍要時間去達到。無論增加供應,還是弄清楚了「真首置」需求原來比想像中少,這兩個效果都需要時間去磨合的,如果要增加額外的地,更加要發展商去配合。那就要共贏及平衡利益,整件事情都是要時間及時機去配合的,「法」(方法)並非是本,大「道」天機才是本體,現屆政府在解決問題的時機上的確比上一屆更佳,而方法亦掌握了迎接時勢出現的良好設計,但始終事情要順利進行並不容易。

  況且更大影響樓市的因素是貨幣,如果流入香港的貨幣繼續增加,解決問題就要更長時間及得到的效果亦會被輕易抵銷。如果我們期望樓價穩定的話,現況並不樂觀,住宅租金仍繼續上升。租客或者上車人士仍然是「前無去路,後有追兵」。近期還多了一個樓價上升的因素就是美元下跌,如果這種貨幣因素繼續持續的話,樓價仍然有大升的風險。個別評論員認為林鄭的新政策會令樓價下跌,似乎說得太早了。實事求是,大家應更進一步支持政府造地,而且要造得更快更多。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