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徐曉彤報道:一連五日的九龍城潮僑盂蘭勝會昨日在亞皆老街球場盛大舉行,大會今年為進一步推廣盂蘭文化,新增導賞團向中學生介紹盂蘭勝會內涵。香港潮屬社團總會會董胡炎松介紹,盂蘭勝會傳統意義在於安撫心靈、消災迎吉祥,主辦單位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觀,推廣傳承傳統文化。
盂蘭文化包括什麼內涵?相信市民多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大會今年特設由大學生帶團的導賞團,向市民、遊客以及青少年學生介紹盂蘭勝會場地布局,例如神功戲棚、天地父母棚、米棚等。胡炎松介紹,其中用來存放善信捐贈祭品的米棚布置亦十分講究,傳統棚內會擺放用祭品堆砌成約四呎高圓錐體,例如「麵線山」、「包山」、「甜飯山」、「白飯山」、「通菜山」等,在傳統盂蘭勝會第三日舉行的施食儀式中,用作祭祀孤魂。
胡炎松表示,當儀式結束後,過去會將白米祭品贈予貧苦大眾食用,以達濟貧目的,但現今已轉變成派發袋裝米,而前來領取的市民主要希望祈求平安,意義上已有轉變。
傳統隨社會變遷調整
談到施食儀式原來都與以前有了變化,儀式過去通常在晚上7時至11時舉行,但為方便市民,現已改在下午一時至四時舉行,胡炎松解釋,傳統文化傳承後世,須隨社會變遷作適當調整。
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暨九龍城潮僑盂蘭會成立50周年典禮活動昨日舉行啟動禮,該活動是由香港潮屬社團總會盂蘭勝會保育工作委員會、香港九龍潮州公會、九龍西潮人聯會、香港普寧同鄉聯誼會、潮僑食品業商會、九龍城潮僑盂蘭會等主辦。昨日啟動禮上,包括中聯辦九龍工作部副部長王小靈、香港潮屬社團總會主席陳幼南、香港潮屬社團總會盂蘭勝會保育工作委員會主席馬介璋和九龍城潮僑盂蘭會理事長陳統金等賓主蒞臨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