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獨樂眾樂砌得樂/大公報記者 謝進亨/實習記者 鄧淑姿(文)林良堅 麥潤田(圖)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時間:2017-08-06 03:15:17來源:大公網

  圖:張善鑾憑作品「太平山」,於樂高建築師大賽再次掄元

  萬丈高樓從地起,每逢走進LEGO(樂高)世界,欣賞由數以萬計LEGO顆粒砌出的巨型作品,男女老幼嘖嘖稱奇之際,可曾想過,LEGO達人如何在沒有說明書的指引下,由無至有,砌出巧奪天工的作品?本地LEGO達人張善鑾、陸國恆、李智穎,這三位今年度的香港樂高建築師大賽得主分享「建築」心得,講求「黃金比例」之餘,也要注重穩定性、一致性、組合性、故事性,缺一不可。透過小小的積木創造幻想世界,無論獨樂樂還是眾樂樂,最重要「砌得樂」,讓大小朋友分享快樂。

  香港每年盛夏舉行的電玩動漫節,話題熱點之一是LEGO舉辦的樂高建築師大賽。今年賽事主題是「香港之最」,五奪港區冠軍的張善鑾,憑作品「太平山」再次掄元,而2015年度冠軍陸國恆、第二年參賽的李智穎,分別獲得亞軍及季軍。

  三種比例 真實細緻

  現年42歲、近10年再度燃起「樂高魂」的張善鑾接受《大公報》專訪表示,近年LEGO主要流行三種比例,由細至大區分的話,分別是「micro」、「mini figure」及「mini-land」三種比例,各有難度。比例最細小的「micro」,製作時需巧妙運用LEGO顆粒,讓作品保持細小,但同時亦要注意像真度,但缺點是細節位難以發揮。「mini-land」的比例較大,着重作品細緻度,必須一絲不苟地砌出各種細節,變相耗用較多時間及LEGO顆粒。

  萬事起頭難,張善鑾認為,砌LEGO有如製作3D畫,初步構思時,首要考慮故事情景,即是設定作品內的「角色」,繼而考慮比例大細,然後砌出。以他今次奪冠的作品為例,太平山內必須有的山頂纜車、凌霄閣等,是作品創作的開端,但兩者比例不盡相同,看似「縮水」的凌霄閣,正是張善鑾渴望表達的畫面,「在登山過程仰望山頂時,巨型的凌霄閣看上來卻變細了。」他然後從布局、設計着墨,增添各種元素、色彩,例如中式亭台、山景等,平衡及美化作品。

  LEGO創作四大重點

  張善鑾稱,LEGO創作需兼具四大重點,包括:(一)穩定性,創作時需考慮力學,出來的作品要有支撐點等,否則便容易倒塌;(二)一致性,兼顧作品每個細節,絕不能顧此失彼,令作品看似由多人砌成;(三)組合性,也是重要一環,作品內有不同「角色」,但各自並非單獨個體,而需連繫起來,體現層次感;(四)故事性,清晰呈現作品的「靈魂」,才能引起觀眾共鳴。

  「代入」LEGO視角

  陸國恆的心得,則是事前要多準備,例如他今次獲獎的作品「香港最有效率的運輸系統」,創作前,他走訪港鐵站,揣摩內裏結構、情境等,再「代入」LEGO公仔的第一身視角,詳細計算建築物應有高度與比例等,既要真實,又要合乎邏輯,避免給人有突兀的感覺。

  有別於兩位前輩,今次大賽以「mini figure」為主要創作比例,憑「大嶼山與大佛」獲季軍的李智穎,作品比例較細小,故此內裏的天壇大佛,多端的面部表現很考工夫,而LEGO顆粒不足,也是另一難題。李智穎坦言,今次大佛頭部完成後,缺乏顆粒砌出全身,所以只好捨棄佛像雙腿,再運用各種修正,例如運用會議展覽中心遮擋等,「不要對自己的作品太滿意,要知道自己還有進步空間。」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