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周禮希報道:立法會昨日舉行大會年結記者會,主席梁君彥(圓圖)總結全年大會會議的情況,指出議員全年點人數耗用了16小時。梁君彥希望行政及立法機關繼續理性討論、各司其職,重申新一屆政府上任,為改善行政立法關係帶來新契機。對於議員對他作出的裁決不滿,梁君彥指自己忠於議事規則行事,希望各黨派議員明白。
立法會2016-17年度會期共召開33次會議,包括三次為行政長官答問會,總會時有407小時,議員全年點人數共95次,耗用了16小時,因法定人數不足而休會則有二次。政府全年共提出29個法案,通過了12項,其中七項經過修訂,當中耗時最長為討論71小時的《2017撥款條例草案》,議員提出共767項修正案,當中208項獲主席批准提出。
被問到為何在會上提出休會的次數比過去多了,梁君彥舉例指,議員有時突然會引用某些議事規則,他一定要作詳細研究,所以花多一點時間。他表示,每屆立法會的主席都有不同挑戰,因為社會在變,議員亦不同,笑言「或者我真係無以前嘅主席咁叻呢?」
梁君彥作為主席作出的裁決曾一再惹來不同黨派議員的不滿,他表示,主席作出的決定並非所有人都接受,強調只是按基本法及議事規則行事,並非按他個人喜好,希望不同黨派明白。被問對自己有何評價,梁回應說:「我不是老鼠,不會跌落天秤秤自己。」梁指,議員有時有意欲討論個別事件,但立法會並非唯一渠道,重申作判斷時須忠於議事規則。
此外,梁君彥重申新政府上任是改善行政立法關係的好契機,新特首帶來的化學作用不同,而且上任後第一時間到立法會講清楚理念,是以行動實踐。梁再次形容,行政立法就像一雙手,大家互相制衡、各司其職,為社會做事,希望能繼續下去。他說,議員和政府未必事事一致,不過只要政府充分解釋理據,動議亦有機會通過,期望大家理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