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遼寧」號抵港展實力 全城喜悅

時間:2017-07-12 03:15:31來源:大公網

  2017年7月7日,為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編隊在彩虹的迎接下,於清晨抵達香港海域,並在香港停靠五天。駐港部隊於昂船洲軍營舉行歡迎儀式,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率多名政府官員、香港知名人士一同出席。全城充滿期待和喜悅的氣氛,很多市民清晨就在岸邊守候,希望一睹遼寧艦的風采。

  「遼寧」號的前身是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次艦瓦良格號。上世紀80年代末,由於蘇聯解體,建造工程中斷,尚欠約30%的工程未有完成。1999年,我國購買了瓦良格號,於2005年開始由海軍繼續建造改進。將其用於科研、實驗及訓練用途。2012年正式更名為「遼寧」號,交付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十個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

  顯示中央政府對香港重視

  為配合駐港部隊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活動,此次是遼寧艦首次訪問香港,充分顯示中央政府對香港的重視,展示了我國海軍的自信和實力,隨航空母艦「遼寧」號一同訪港的還包括三艘屬艦,分別是導彈護衛艦「煙台」號、導彈驅逐艦「銀川」號及「濟南」號。遼寧艦具備海上編隊戰鬥群作戰能力,是我國軍事力量的象徵。

  遼寧艦選擇在2017年7月7日抵達香港,擁有特殊的意義。此日正正是「七七事變」(亦稱「盧溝橋事變」)80周年紀念,希望大家勿忘國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身為中國人,不禁感嘆,今日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必須銘記。

  以史為鑑,日本自明治維新後,逐步走上對外擴張(軍國主義)的道路,發動一系列侵略中國的戰爭。上世紀30年代,更趨猖獗,在1931年9月18日,日軍挑起「九一八」事變,佔領中國東北,並成立了偽滿洲國。

  從1936年起,日本陸續增兵華北,不斷製造事端,頻繁進行軍事演習。日本帝國主義為了佔領全中國,於1937年7月7日,以一個士兵失蹤為藉口,要求進入宛平縣搜查。這一無理的藉口為中國守軍拒絕後。日軍隨即向中國守軍開槍,發動了震驚世界、蓄謀已久的「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端,亦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日的起點。

  鼓舞人心弘揚民族自豪感

  「七七事變」的第二天,引起了全國激烈反響,在大敵當前的關鍵時刻,民族意識勝過一切,產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無情的戰爭喚醒了全中國人民,全民抗日救亡運動迅速掀起,如火如荼。這場抗日戰爭一打就是八年,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強烈的民族意識將中國推進了一個新歷史時期,歷經滄桑的中國,隨着日本的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一掃中國近百年積弱不振的形象。勿忘國恥、警鐘長鳴。

  時間飛逝,「七七事變」已經過去80年,今天我國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着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服役,象徵中國的軍事力量又登上了一個台階。此次遼寧艦訪港,是一次鼓舞人心、弘揚民族自豪感的行動,亦讓我們牢牢銘記「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團結一心是強國的基礎。

  梁秉堅 香港菁英會副秘書長、香港五邑總會副理事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