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南亞幫霸咪表殺入回收業

時間:2017-06-15 03:15:06來源:大公網

  圖:南亞幫於他們的貨車之間,擺放摺椅、輕便磅、錢箱等架設回收站收集紙皮、破舊電器

  本港回收業一直面對成本高、廢料價格低的困境,惟幾年前一班南亞裔人士組成的回收貨車兵團「殺入」業界,以貨車充當流動回收站,全天候24小時霸佔公共咪表泊車位,以「零租金」搶攻本港回收業。回收業人士指出,新崛起的南亞勢力已搶佔業界百分之十五市場,「南亞幫」以零租金、廉價「同鄉勞工」經營,惡性競爭下,預計不足數年便能與本地業界人士平分天下。

  旺角洗衣街零售店林立,在接近亞皆老街交界、附設泊車咪表的一段,路邊泊車位長期停泊了三至四輛5.5噸藍色大型貨車雙行泊車(double parking),霸佔了一條行車線。每到早上十時,有三至四名南亞漢看守貨車,擺放幾張摺椅、一個小型電子磅、一個放滿硬幣的鐵箱,佔據約半個泊車位的流動回收站便正式「開檔」。鄰近的街坊、清潔阿嬸,推着載滿紙皮、舊衣服、舊電器及爛銅爛鐵等手推車到「流動回收站」磅貨收錢,帶着紙皮的婆婆指:「都係回收啲舊衫褲同紙皮囉,唔知佢哋點用喎!」還有婆婆拿着一大塊鐵板到回收站。

  遇警察巡邏佯裝入表

  回收站「開檔」期間,三數名南亞漢各有分工,一名中年漢會站近咪表旁左顧右盼,每見警察巡邏,就佯裝入表,若巡邏警視察泊車情況,才從口袋拿出八達通「嘟」兩元的十五分鐘泊車費,若警員不視察咪表,三輛藍色大型貨車就繼續霸佔路邊泊車位。

  另一名南亞漢則利用貨車的尾板充當臨時書桌,記錄、點算回收物料;坐於電子磅的南亞漢負責「招待」清潔阿嬸及街坊,收集物料磅重後,再從鐵錢箱掏錢給她們,三人將收集的回收物分類放在不同的貨車。

  收集後送油塘回收場

  到了中午十二時許,其中一輛載滿廢鐵的貨車離開,駛到油塘鄰近鯉魚門碼頭的一個回收場,場內有兩間由港人經營的回收公司,其中,金永豐友興集團有限公司專門回收廢鐵、五金、處理泥頭及建築廢料,在攝氏34度高溫下,回收場像蒸爐般的熱氣上升,臭氣熏天,「南亞幫」把物料傾瀉後便返回旺角洗衣街,繼續收集。回收場職員指,油塘回收場是市區中最大的回收場,不時有識途「南亞幫」,運來一車車回收物料。

  下午四時許,另一輛載滿廢紙及舊衣服的貨車,駛到大角咀洋松街廢紙回收地舖,車上的南亞漢下車與「同鄉」閒談,約半小時後又將貨車駛回旺角。約下午五時半,旺角南亞漢將貨車駛到啟德發展區、近6號閘口的回收場,該處主要回收廢鐵、建築廢料及泥頭處理,場內的冠科回收公司及另一間回收公司都是港人營運,南亞漢卸貨及進入臨時搭建的回收場辦公室,一陣子後,貨車開往元朗洪水橋公屋,放下兩名南亞漢便駕車離去。

  政府年損失近10萬泊車費

  入夜,「流動回收站」雖已收檔,但這班南亞漢將其中兩輛藍色貨車駛回洗衣街咪表泊車位,沒有付泊車費繼續「霸泊」,直至翌日早上再「開檔」。

  有駕駛人士不滿,回收貨車日復日「私有化」公共咪表泊車位,除令政府損失泊車費收入,亦造成駕駛人士不便,「佢哋好有組織,日頭擺三至四架貨車,當一架載滿廢料駛走,泊喺隔籬行車線嘅貨車即刻接位。」以《大公報》記者目擊,洗衣街長期被貨車霸佔的兩個公共泊車位,沒有入表,兩個咪表涉及每月共損失泊車收入七千六百多元,一年九萬二千元。

  《大公報》記者於洗衣街視察兩日,發現南亞裔人士組成的回收貨車隊共有四輛。根據運輸署資料,四輛貨車分別由三名持香港身份證的南亞漢持有,當中一名南亞漢Zaroof持有兩輛貨車,另一名姓穆罕默德的南亞漢車主,以約29萬元購入貨車,申報住址是元朗洪水橋的公共屋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