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漢字讓兩地人瞬間都感受到一份濃濃的血脈親情。圖為香港中學校長參觀上海七一中學並贈禮物\資料圖片
20年來,隨着內地與香港間交流交往的不斷深入,內地人對香港的認知也經歷了從模糊到親切的轉變。王磊在訪問中也向記者回憶了自己與香港間的一樁趣味往事。1995年第一次去香港時,王磊坦言自己還有一些忐忑。「當時我腦子裏回放的都是香港打鬥片的場景,所以對香港的社會治安有一點朦朦朧朧的擔心。」王磊笑着說,後來到了香港,看到街巷上充滿生活氣息,一切都規則有序,自己才回過神兒來,原來腦海中的那些想像完全是錯誤的認識。
不過在打出租車的時候,王磊着實遇上了麻煩。「我不會說廣東話,而司機師傅也聽不太懂普通話,所以我們倆根本沒有辦法交流。」王磊回憶說,自己想了想,便把隨身攜帶的邀請函拿出來,用筆在上面端端正正地寫下「香港北角山頂樹仁學院」幾個繁體字,最後司機師傅順利地把自己送到了目的地。
時至今日,王磊依然感慨,「漢字真是我們共同的文化瑰寶。雖然字體有繁簡之分,但漢字背後的中華文化,以及一橫一豎所蘊含的東方韻味,一下子就能把內地和香港拉到一起,讓兩地人瞬間都感受到那份濃濃的血脈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