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德銀發表報告全力狂踩,估計香港樓價未來10年跌近50%,有業界人士直言係「斷估」居多
本港樓價越升越有,港人買樓希望似乎越來越低,德銀昨日發報告似乎給予港人一個「好消息」,估計未來十年本港樓價將會逐步下滑,預料至2026年樓價會大幅下跌48%。不過看過該報告後,有學者認為報告邏輯混亂,而且推論欠嚴謹,難以支持其樓價下跌論。\大公報記者 趙建強
德銀認為,香港住宅需求持續減少,而供應則在不斷增加,且香港出現人口老化,25歲至44歲港人由1995年佔總人口的38%,下降至目前約29%,預料至2025年將跌至26%,而60歲以上老人則由目前22%增至2025年的30%。報告稱,香港已經成為繼日本之後,老人比率最高的亞洲地區。
莊太量:港樓跌40%平過深圳
此外,德銀指港樓價持續高企,至2019年僅11.5%本港家庭有能力購買房屋,面對香港進入加息周期,負擔比率將進一步惡化,因此估計香港住宅空置率將由目前約4%,增至2026年的9%,樓價則會於未來十年逐步下滑,累計較目前跌約48%。
不過,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報告「不合邏輯」,他反問如果人口老化會導致樓價下跌,則為何香港1995年25歲至44歲港人佔總人口38%,一直跌至目前僅佔約29%,樓價卻不跌反升?如何推論未來至2025年有關比率跌至26%,會造成樓價下跌?
莊太量也不認同內地來港人口及資金有減少的跡象,而且「港人無錢買樓,樓價不一定會跌」,因為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樓價已經追貼香港,「如果香港樓跌四成,即係平過深圳,相信(對深圳居民)會有好大吸引力。」莊太量指出,本港樓價早已脫離本地購買力,「目前已經買唔起,但樓價都無跌」。
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稱沒有看過報告內容,指若樓價十年跌48%「算跌得好勁」,但要出現如此大跌,應該要有「當年金融風暴、沙士咁大件事」。而目前本港人口雖然有減少跡象,但亦未出現如日本的顯著負增長,加上香港一直有移民進入,人口相信足以支持。
許智文:無人買樓樓價未必跌
許智文又指出,談論香港人購買力沒有太大意義,因為「無人買樓,樓價未必跌」,兩者沒有必然關係,而且香港是開放型城市,如倫敦、紐約般,一直有很多海外投資,加上移民、商人,來港做生意、投資、自住等,都足以支持本港樓價。
展望未來樓市,許智文承認目前香港樓價有風險,或許支持樓市再升的力量不夠,但目前內地、環球經濟並未出現大問題,港人收入亦相對穩定,看不到樓價有大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