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李秀恆:大灣區助港經濟再上台階

時間:2017-06-07 03:15:24來源:大公網

  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新機遇,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前景廣闊。圖為建設中的港珠澳大橋\新華社

  「只要能把握住『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機遇,香港的經濟可以再上一個台階。」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李秀恆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指着辦公桌案頭的一疊材料,信心滿滿地說。

  李秀恆表示,香港每一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都與內地的發展息息相關。作為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在香港有着「鐘表大王」美譽的李秀恆對於當時工廠內遷仍然印象深刻。他說,位於深圳坪山的工廠1984年動工,當時工廠是建在耕地上,沒有大路可以直達工地,所有的設備都要放在手推車上面,經過田基地,一部部地運進去。

  李秀恆說,將低增值和勞動密集的工序北移後,香港得以專注於發展高增值和需要精確專業知識的產品生產與服務。

  港服務業佔比92.6%

  數據顯示,回歸20年來,香港經濟實現了向服務型經濟轉型。1997年,服務業在香港本地生產總值所佔的比率為85%,而到了2016年,這一比率已提高至92.6%。

  不過,中銀香港經濟及政策研究主管謝國樑表示,經過二十年發展,未來,內地企業對於香港金融服務的離岸需求會下降。「好在國家又提出了『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為香港與廣東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動力基礎。」謝國樑說。

  素來對市場觸覺靈敏的香港商界已經開始行動了。去年4月,包括中華廠商會在內的香港多個主要工商組織外訪頻頻,而目的地不約而同都選擇在了吉爾吉斯斯坦、伊朗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香港與內地新一輪合作發展也已經開始,李秀恆最近一直忙於向香港各界推廣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會為香港的企業帶來一個嶄新的局面,高鐵聯網、港珠澳大橋開通後,格局會有很大改變。」   (新華社)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