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六個小朋友集誦,動作一致,神態認真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別看范文樂只是K2的小朋友,朗誦起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可是有板有眼,字正腔圓,博得陣陣掌聲,也成為第六屆香港國學藝術節朗誦幼兒組金獎得主之一。 撰文:呂少群(圖/文)
由香港國學藝術教育中心主辦的「國學藝術節」,早前在港島西灣河文娛中心文娛廳舉行。比賽分朗誦、朗讀、書法、繪畫和寫作。在舞台上展現風采的,當然是朗誦和朗讀參賽者,其誦材包括詩詞、散文、兒歌、童謠、繞口令、文言文、演講等,分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專、教師、親子組,還有一批內地學生以至非華語學生。
幼兒參賽者佔大半
幼兒參賽者佔了大半。中華基督教會柴灣堂的劉盈曦和白詩雅等六名K2小朋友,以普通話集誦《星星和花》,動作一致,神態認真,令人激賞。多年來,該幼兒園園長譚翠蓮親自帶隊,參加國學藝術節,其學生參加了個人項目、小組項目,除了普通話、粵語,還有英文兒歌。小學生方面,港大同學會小學、滬江維多利亞學校都有多名學生獲得金獎。(見附表)
從上午九點半到下午五點,一組組比賽有條不紊地進行。除了兩三歲的幼兒,七八歲的小學生,還有學前班,有獨誦,二人合誦,小組集誦。一個個小朋友,興沖沖登台,那語氣那神態,純真而不造作,最高興的當然是台下趕忙搶拍的家長,手機、相機以至微型攝錄機都用上了。
大會也請來多名專家頒獎,香港副校長會創會副主席、鳳溪第一小學校長朱偉林勉勵參賽同學,親近國學,發揚國學,特別是國家積極倡議「一帶一路」後,國學的發展前景將更加廣闊。香港音樂文學學會會長、詩詞畫兼擅的張繼征老師,對得獎者的書畫多番勉勵。其餘頒獎嘉賓包括校際朗誦節資深評判張綺玲老師。
香港國學節組織者林曉榮校長說,本屆總參賽人數近兩百人次,內地參賽者約五十人。繪畫、書法、寫作優勝作品將會推薦刊登在全國知名的深圳《紅樹林雜誌》上。最令她欣喜的是,教師組參賽者文學素養非常高,教育大學的羅茜能充分調動情感,通過詩詞作品加上配樂,把李清照的生平呈現在觀眾面前,讓人感受到語言、文字、朗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