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小魚」測試:過期橄欖油毒過地溝油

時間:2017-05-24 03:15:23來源:大公網

  圖:測試發現,市面上115種食油中,43款驗出品質有待改善,其中歐洲生產的食油品質表現最差  大公報記者趙凱瑩攝

  【大公報訊】記者趙凱瑩報道:歐洲生產的橄欖油被視為健康,備受中產追捧,有生物科技公司利用斑馬魚及轉基因鯖鱂魚胚胎測試市面115種食油,發現橄欖油含有殘留農藥、防腐劑等有害物質情況嚴重,43款不達標食油中,30款是橄欖油,主要產自歐洲,長期食用可能致癌,其中一個過期橄欖油樣本的毒性更較地溝油高。

  生物科技公司水中銀早前從本港多間大型超市抽取115款,分別出產自香港、內地、美國及意大利的食用油進行品質測試,利用生物測試Testing 2.0技術,以斑馬魚及轉基因鯖鱂魚的胚胎進行測毒,並將安全屬性分為綠魚、黃魚及紅魚三類結果,顯示產品在急性、慢性毒檢測以及禁用成分篩查中的表現,而綠、黃、紅分別代表品質卓越、基本合格及有待改善。

  37%食油品質有待改善

  水中銀首席執行官杜偉樑表示,115款食油中,共43款即約37%的食油被評為品質有待改善,當中以橄欖油的品質最參差,檢驗的44款橄欖油中,30款屬有待改善,主要由歐洲生產,意味有機會存有殘留農藥、植物毒素、防腐劑等有害物質,長遠會引致癌症。另外,115個樣本中包含一個過期橄欖油樣本,測試結果反映其毒性較地溝油更高。

  調查亦發現,食用油的價格與品質不成正比,在食油樣本中,最便宜和最昂貴的食用油價分別為每升15元及2,084元,當中每升售130元以上的食油中,僅15%是品質卓越,反觀每升售50元內的食油則有68%是品質卓越。

  水中銀創辦人及首席商務官陳子翔指,一般認知認為歐洲進口食品品質較為優良,但結果顯示,在各個產地中,歐洲地區出產的食用油表現最差,逾五成產品為有待改善,品質卓越只佔26%,反而亞洲地區的品質較佳,其中22款港產食油中逾五成產品是品質卓越,約兩成產品為有待改善。

  陳子翔又指,目前的常規化學測試雖然精準,全可測試項目的數量有限,加上市面產品使用的化學物越趨複雜,單靠現有的常規化學測試,均未能檢測出殘留農藥、植物毒素、防腐劑等物質,而用以上生物測試則可檢測出逾1000種有害物質,更為全面及可靠。

  水中銀計劃在未來十二個月內每月進行不同類別的測試,包括咖啡、雪糕、牛奶、面霜、面膜、嬰兒食品等,並將調查結果發放於消費品安全資訊平台「小魚親測」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