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漁護署「放蛇」打擊違規動物繁殖

時間:2017-05-15 03:15:17來源:大公網

  圖:周嘉慧稱漁護署近月接收市民棄養狗隻數字沒有明顯變化

  【大公報訊】記者徐曉彤報道:漁農自然護理署早前修例,規定出售狗隻人士須領有適當牌照或許可證,包括住家繁殖及出售狗隻人士,新修訂條例生效近兩個月,漁護署已進行三次網上「放蛇」行動,當中一宗個案正考慮提出檢控。

  新修訂的《公眾衛生(動物及禽鳥)(售賣及繁育)規例》在3月20日生效,未修訂前,在家中繁殖及出售狗隻的人士,毋須領牌,為保障動物福利,新修訂將家中繁殖及出售狗隻納入規管,其他新規定包括狗隻於出售前須接受兩次防疫注射,年齡須滿10周,母狗生育年齡限制為18至74個月等。

  未見引致棄養潮

  漁護署動物管理(發展)科高級獸醫師周嘉慧稱,自修例後已進行三次「放蛇」行動,其中一宗在三月底,未領牌人士企圖將家中出生的狗隻經網上放售,漁護署正考慮檢控。

  對於有報道指修例過於倉卒,繁殖場未及反應,引起棄養潮,周嘉慧稱,漁護署接收市民棄養狗隻數字沒有明顯變化,今年一月至四月有355隻,去年同期有347隻,看不到修例引致嚴重棄養潮問題。就有指狗販將內地的來歷不明狗隻,混進持牌繁殖場,假扮為已登記母犬所繁育的狗隻,周嘉慧稱,漁護署會抽取並儲存已登記母犬和其繁殖狗隻的DNA樣本,經比對便可知是否由已登記母犬所生。

  新修訂實施後,漁護署截至本月五日,已批出59個新牌照,包括動物售賣商牌照、甲類繁育狗隻牌照和乙類繁育狗隻牌照。為應對修例,牌照及調查組增加七名人手,主力負責發出甲類繁育狗隻牌照,即是在住處繁育和出售狗隻的牌照,並負責處理動物保護機構的豁免申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