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張德江委員長(右)昨日與澳門教育界及高校學生代表交流座談,左為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大公報記者曾慶威懾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為期三日的視察澳門行程中,多次高度肯定「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他昨日與澳門教育界及高校學生代表交流座談時,特別引用多組數據,說明澳門回歸後所取得的成就,並直言沒有「一國兩制」,就沒有澳門今天如此巨大的變化。張德江希望,澳門社會要增加對「一國兩制」的自信。\大公報記者朱晉科澳門報道
座談會在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內舉行,張德江形容,這個新校區正是「一國兩制」在澳門先行先試結出的碩果,2009年中央劃撥1.09平方公里土地,授權澳門對新校區進行管轄,開創「一國兩制」條件下創辦高水平大學的新路,也成為澳門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的一個標誌。
不斷豐富發展 不斷創造探索
張德江又舉出多項數據,例如回歸17年,澳門本地的生產總值,由502.7億澳門元增至3582億澳門元,增長6.1倍;人均生產總值由1.5萬美元增至6.9萬美元,增長3.6倍;本地就業居民人均月工作收入由4920澳門元增至1.8萬澳門元,增長2.6倍;財政儲備由2012年的997億澳門元增至2016年的4965億澳門元,五年增長4倍等。
張德江強調,這些數據足以說明澳門回歸17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一國兩制」是成功的,「一國兩制」的前途是無限光明的,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評價的那樣,澳門是「一國兩制」實踐的榜樣。張德江希望,澳門社會要增加對「一國兩制」的自信,「沒有『一國兩制』,就沒有澳門今天如此巨大的變化,更談不上澳門新校區,所以大家要對『一國兩制』充滿信心」,對「一國兩制」的成績要充分肯定。」他亦坦言,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一國兩制」是個新生事物,還要在實踐當中不斷地去豐富、不斷地去發展,還有不斷地去創造、去探索。
張德江重申,中央對澳門「一國兩制」的成功是充分肯定的,希望學校和老師在對學生進行「一國兩制」教育的時候,不是光講理論,還要拿數據和事實說話,因為這是最有說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