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信用卡退款機制欠透明 消委會倡改善

時間:2017-05-09 14:36:42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5月9日訊(記者謝進亨)信用卡預繳式消費日趨普遍,惟消費者在商戶結業時索償無門,在清盤程序中甚少能討回預繳款項。消委會就信用卡退款(Chargeback)保障進行研究,以不記名方式調查本地22間銀行及信用卡機構,發現發卡機構間處理退款申請的安排並不一致,有關退款機制的資訊和服務承諾亦欠透明,情況有待改善。至於信用卡分期付款則不設退款保障,卡主仍需定期還款,直至還清整筆貸款。

  消委會去年向20間發卡機構及2間信用卡機構發出問卷,透過回覆的15間發卡機構發及1間信用卡機構提供的資料,以及它們網站所列出的信用卡協議中的條文進行研究。研究發現所有受訪發卡銀行,會在商戶倒閉下提供退款保障,但申請方法及程序缺乏透明度。例如銀行處理退款的追溯期,由兩個月至年半不等,但現時不少預繳合約,都超出這個時間,消費者難以追討全部款項。

  法律保障事務小組主席陳家殷說:「例如免息分期付款,如果電視機未送到府上時,商戶倒閉了,法律責任仍停留在消費者,其實有雙重損失,貨品取不到,因為商戶倒閉了,但同時間要繼續償還免息貸款。」

  消委會指,現時未有足夠監管指引,要求發卡機構,為持卡人處理退款申請,建議政府參考英國研究立法實施關連貸款人責任,有關報告已交給金管局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陳家殷表示:「發卡機構,很多時會以各種禮遇,鼓勵消費者申請信用卡,站在消費者角度,商戶應該是發卡機構所信任,如果商戶最終倒閉,發卡機構作為關連貸款人,應該要跟商戶共同承擔責任,賠償給消費者。」

  消委會建議消費者,避免因貪圖優惠而預繳大量款項,亦要保留單據,在有問題時作跟進或追討賠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