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茂波批評,過去四個財政年度,平均需時16個會議日才通過預算案,是97年後歷年平均所需時間六倍 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大公報訊】記者李淇報道:立法會昨日恢復二讀《撥款條例草案》,反對派一早揚言會「拉布」阻止草案通過,並續重施故伎「點人數」,至會議結束時共點算人數八次,累計暫停1小時33分鐘。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批評,議員多次點算人數並無善用時間,若議員認為60小時辯論時間過多,他會考慮修改。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言時亦批評,過去四個財政年度,平均需時16個會議日才通過預算案,是97年後歷年平均所需時間的六倍,假若撥款條例草案未能在五月底前通過,部門將陸續出現資源不足,公共服務難以維持,冀議員以整體社會利益為重盡早通過草案。
立法會昨早以40票贊成、9票反對,通過財政預算案的二讀,隨即進入全體委員會審議階段,梁君彥早前已將議員修訂分為五場辯論,並預留60小時完成審議。惟人民力量陳志全在會議開始後不足一小時就已經要求點算法定人數,撇除大會剛開始的人數點算,反對派昨日共七次點算人數,會議累計暫停超過一個半小時。梁君彥於會上批評部分議員多次要求點算人數,質疑對方並無善用時間,更暗示或會提早「剪布」,指若議員認為60小時辯論時間過多,會聆聽意見並考慮作修改安排。
陳茂波於會上發言時表示,議員就今年《撥款條例草案》提出742項修訂,經主席裁決後雖減至185項,但個別項目討論需時,單是表決修訂亦需逾六小時,政府雖盡力配合立法會審議工作,但議會效率實在值得市民關注。他又指過去四個財政年度,立法會由首讀至通過預算案,平均要16個會議日,是回歸後歷年平均所需時間的六倍。
陳茂波表示,立法會早前批准952億元臨時撥款,可以應付至五月底前的開支,但若《預算案》未能在五月底前通過,政府部門和公營機構在六月初會開始陸續出現資源不足的情況,公共服務將難以維持,多項實際而急切的惠民紓困政策措施,便不能適時推行,呼籲議員以社會利益為重,盡早通過《預算案》,令這些措施可以早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