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點擊香江:遊行慘淡人心思定 聚焦灣區莫失機遇\屠海鳴

時間:2017-04-26 03:15:13來源:大公網

  在剛剛過去的周日,反對派舉行的一場示威遊行錄得只有三百人參加的慘淡紀錄。不僅參與者極少,甚至連輿論關注亦是鳳毛麟角。這種情況固然反映了經過數年激烈對抗之後反對派集體號召力的不斷萎縮,更是說明了香港社會已經極度厭倦毫無實質意義的政治對抗與內耗。所謂人心思定,正是箇中意思。當然,一場遊行未必能完全反映反對派支持者的立場變化,也不會證明香港未來就完全相安無事,但極大多數市民期待放下政治爭拗聚焦經濟,企盼搭上國家發展快車改善民生,希望保持穩定過上安逸日子,卻是不爭的事實。此時若繼續堅持要「重啟政改」,必將引發新一輪政治爭拗,這不僅是悖離民意,撕裂社會,更何異於與民為敵。當前最重要亦是民意最期待最現實的事在於,如何抓緊「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國家發展戰略、香港重大機遇,成功實現經濟轉型、提升競爭力、保持香港領先地位,並且促進民生。這關乎香港每一位市民的切身利益,關乎香港未來的前途,關乎香港子孫後代福祉。所有政黨都應站在此同一立場上,放下爭拗,停止對抗,理性對話,聚力發展。

  過去一個月,也即特首選舉結束以來,香港經歷了數年來少有的「平靜」。在未來政治生態大勢已定情況下,香港市民均已轉變關注的焦點,嚮往新的更好的發展。這種強烈的民意既體現在社會氣氛上,亦反映在反對派的一系列政治行動的表現上。如果說到考察東江水是反對派懼於民意的一種表現的話,那麼在接下來的議會「拉布」與遊行表現,都在證明社會這一強烈的動向和趨勢。

  遊行人數創新低的事實

  剛剛過去的周日,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張超雄、郭家麒、邵家臻、朱凱迪及劉小麗等,與民陣、社民連、人民力量、香港眾志等多個團體,發起一個所謂的「反對小圈特首 抗議政治迫害」遊行,由銅鑼灣東角道遊行至候任特首辦公室、中環冠君大廈。遊行以「貧富懸殊、社會撕裂、官商鄉黑、何來和解」為主題,題目很大,訴求很多,也恰逢特首選舉結束快一個月的時間,反對派本以為即便人數不會太多,也不可能很少。但最終出現的慘淡場面卻令人吃驚。不僅未達事前預計的一千人,更只有堪稱史上最低的三百人的數字,其中還包括許多臨時拉伕充數的「散兵游勇」。參照往年遊行,即便不是如「七一」重大節點,在一些普通日子的遊行中,人數亦絕不可能如此「慘不忍睹」。

  反對派事後用「人數正常」來回應質疑,有的更以「事前準備倉促」、「宣傳太少」、「其他泛民參與不多」等理由來搪塞。這些顯然都是藉口,人數少並非宣傳少,也不是「泛民」其他大黨沒有參與,而在於其主題、其方式、其口號,與香港的整體民意相去甚遠。一場遊行能否取得效果,關鍵在於能否引起「共鳴」。現在不僅普通市民不願認同,即便是反對派自己的「死忠」分子也不願意參與。當中既有民意變化的根本因素,亦有反對派選後陷入分裂、嚴重缺乏新的理論論述相關。如果反對派仍然還有起碼的政治責任感,就應當認真反思這一市民發出的現實警號。

  民心思定的最客觀反映

  三月二十六日的特首選舉,應當說是香港政治形勢發展的一個「分水嶺」。從二○一二年的特首選舉以來,經歷了「反國教」、政改風波、大規模的非法「佔中」、立法會惡鬥、「旺角暴亂」、反對「港獨」,以及兩級議會選舉,再到新一屆特首選舉,香港社會不斷捲入一場又一場的政治運動,展開一次又一次的嚴重內鬥,陷入一個又一個分裂深淵,不同階層從分化再到撕裂,政治抗爭由校園走向街頭,反對派從「文鬥」演變到「武鬥」,整個社會處於嚴重的動盪當中。不同的市民或許有不同的政治立場,但共同生活在「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各自都有着不同的事業與嚮往,不希望也絕不願意看到香港在政治爭鬥中沉淪、衰退、跌倒。因此,新一屆特首選舉產生後,除了極少數極端分子,絕大多數市民都有「不要再鬥了」的心態、心願、心聲。

  長期的惡鬥只是廣大市民厭倦厭惡的其中一個原因,更重要的還在於,香港已經沒有繼續內鬥消耗的時間、空間與資本了。五年的對立,換來的不僅沒有任何實質的政治成果,更是白白浪費了發展的時機。如今的香港,說得現實一點,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競爭力不斷下降,動盪的局勢嚴重影響投資者信心;社會分化無法形成有力的發展共識,更遑論具體的推動方案;產業結構調整無力,深層次矛盾進一步暴露。所有這些,都是民心思定的根本原因。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香港所處的正是這種狀況,亦是市民焦慮之所在。再提「重啟政改」,既是「票房毒藥」,也是不自量力,更是「自絕民意」,是極其愚蠢的做法。

  灣區發展不容再度錯失

  求發展,是當前香港廣大市民的共同訴求。而眼下一個絕佳的「大灣區」發展機遇正擺在眼前。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及:「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一開始,「大灣區」概念和效應尚未引起本地民眾的關注,但隨着輿論討論的不斷深入,以及一些具體考察行動的落實,上至社會精英,下至草根市民,都意識到,「大灣區」發展是對香港「量身定製」的一個發展規劃,亦是對推動香港提升競爭力、擴大影響力、躍升發展動力的一個有效目標、戰略和舉措。

  然而,以當前的世界經濟發展格局而言,不可能再有像過去一樣的簡便做法、快捷通道、發展方案,要達至宏偉目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需要從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多領域、全方位推進的協同發展,沒有「一日可成」的機會,只有「只爭朝夕」的緊迫。「粵港澳大灣區」具備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基礎條件,但香港要達到這一目標,不僅要面臨「灣區」外的城市競爭,亦要面對「灣區」內城市的競爭。能否成為「龍頭」,只能靠香港自己的努力。正因如此,更沒有任何繼續陷入政治爭拗泥淖而不知自拔、持續內鬥而不知自救的道理了。

  發展,是唯一提升香港整體實力、競爭力的路徑。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上月在「兩會」出席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聯組會議時指出:「全世界都想搭上中國的發展列車,而在『一國兩制』下,港澳與國家是『一家人』,更有條件搭上這趟快車。別人要排隊買票,港澳不用,國家還給你預留座位」。國家已經給香港「留位」,香港反對派政客若還要繼續在「場外」對立、抗爭、互鬥,不僅是辜負國家的支持,更是辜負七百萬市民的期望。放下政治歧見,在推動香港發展的共同立場上,聚力發展,這是民意的強烈要求,不容忤逆。上周日三百人的遊行事實,再次說明了這一堅定道理。香港回歸祖國馬上要迎來二十周年紀念日,確實到了人心思定、人心思穩、人心思富的時候了。

  (本文作者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港區上海市政協常委)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