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堅決與舊事物切割

時間:2017-04-12 03:15:29來源:大公網

  圖:汪建熱愛冒險,56歲時帶領「最年長團隊」登珠穆朗瑪頂峰

  華大基因的董事長汪建,在我眼裏,就是一個要堅決與他眼中認定的一切舊事物進行切割、勇於挑戰傳統觀念和生活習俗這樣一個人!

  汪建在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上都崇尚簡約主義。我採訪他當天,他穿着一身全黑色運動服。他說,他每天都穿運動服上班,還要是褲子在膝蓋位置有拉鏈,隨時想運動,就可以解開拉鏈,變身短褲運動。汪建說當公司年輕人時興佩戴鑽戒時,他就戴了一個一塊錢的鑰匙環在手指上,四個月後才被人發現,證明那個不重要。或許,他已看出了這個世界和生命的本質,是追逐健康而不是追逐財富。他認為絕大多數人還停留在工業時代的思維,遵守資本主義和工業時代的規則,那些盲目追求生產更多物質和擁有更大財富的人都是「傻乎乎」的人,我們需要從唯物主義轉到「唯命主義」,發展大健康產業,真正帶中國進入「以人為本」的社會。他笑說他只是「貪生怕死」,所以提早進入「唯命主義」時代。他女兒大學畢業後就是去了他非常鄙視的這種工業時代經濟理念的最佳載體——投資銀行工作。他叫女兒「財迷」,與她「劃清界線」,在家裏不能說兩個關鍵字:一個是基因,一個是投資。

  工作運動不能分開

  對於很多人關於工作和運動如何兼顧的疑問,汪建認為是個偽命題,他說他從來沒覺得工作和運動是切割,工作就是生命,生命就是工作,就是健康第一。他說他經常下班回家路上,就讓司機把他放在公路邊上翻山回家,原本汽車穿過山洞就是幾分鐘的事情,結果他要走一個多小時回家,他說,要運動隨時隨地都可以,運動說白了就是人性管理。他認為就算是需要全天坐在寫字桌前打電腦的人,沒時間運動也只是個藉口。他挑戰說,就算是坐在寫字桌前工作的人,那為什麼不可以站起來打字呢?為什麼腳下不可以放一個踏板一邊踩一邊工作呢?為什麼不讓電腦是用那個腳踩發電機發電呢?他把這種工作與運動一體化的理念帶入了他的公司,把員工身體好擺在了首位,實行員工健康部門問責制,員工進了公司後會得到黃牌、紅牌的運動和健康警告,隨時提醒他們注意健康;辦公室到處擺放着運動器材,連會議室都可以邊運動邊開會,電梯平時封閉只給「身體有需要」的員工使用等等。他不接受當今社會的既有答案,提倡一種全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不就差幾千米」

  汪建熱愛冒險,挑戰極限,56歲時帶領「最年長團隊」登珠穆朗瑪頂峰,但他偏要說他不是愛冒險,他敢這麼瘋狂地去登山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死不了,他是有理智地挑戰:做過基因測試,知道自己心臟承受能力可以,吸着氧氣,路有人修,還說「爬個深圳梧桐山900米,爬個珠峰8848米,不就差幾千米」。「不就差幾千米」,說得輕巧,這幾千米可是很多人一輩子都追趕不了的距離!

  汪建經歷過很多困難磨難,他當年參加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時,國家不讓他去,他偏要去,自己代表國家去參加,然後倒逼政府給他5000萬的專案經費。還有他跟袁隆平做水稻計劃時,做到一半沒錢了,負債一個多億,然後員工跟着他一起打拚,每天12小時兩班倒,汪建晚上還要帶頭去吃稀飯,老員工都不領工資,新員工特別困難的才領一千元。對於走過的這段路,他只是大而化之以一句「好玩嘛」來回應。十多年的時間,汪建帶領着一群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年輕人,硬是「玩」出了一個世界級的生命科學帝國!這班年輕人在國際四大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科學》、《細胞》和《新英格蘭醫學》上,共發表了200多篇論文,科研產出名列中國產業機構首位,並組建了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不要說兩百多篇論文了,如果能在這種世界頂尖學術雜誌發表兩三篇論文,都有資格申請院士了!

  汪建願與一切陳舊的事物、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大膽說拜拜,給予我許多啟迪!

  于盈 鳳凰衛視全球商界領袖訪談節目「領航者」製作人、主持人,歷任鳳凰衛視資訊台助理總編輯、電視新聞主播和記者、電台台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