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張月琪報道:扶貧委員會昨開會,同時首次公布依據貧窮住戶開支的「貧窮線輔助分析」,顯示2015年本港貧窮住戶的每月平均開支為1.44萬元,約為全港住戶的五成半,住屋及食品等必需品佔總開支的超過七成。另外,扶委會匯報,截至今年二月底,關愛基金結餘約有198.37億元。
公布「貧窮線輔助分析」
扶貧委員會會議中匯報了關愛基金各援助項目的進度及財務情況,基金先後通過36個援助項目,截至今年二月底總受惠人次約151萬。另外,食物及衛生局及深水埗民政事務處的代表向委員簡介了墟市發展的情況以及部分地區舉辦墟市的經驗,委員就墟市在地區扶貧及創造就業的效益等相關議題發表意見。
扶貧委員會亦上載了「貧窮線輔助分析:2015年貧窮住戶的開支模式」資料文件,強調數據只為令貧窮線分析更為全面及豐富,委員會無意以開支數據改變或替代目前貧窮線的主體分析框架。
住屋食品佔逾七成
文件指出,2015年經政策介入後,本港貧窮人口為97萬人,約39萬戶,貧窮率達14.3%。文件按照社會經濟特徵、住屋類型及住戶戶主年齡分析了這些貧窮戶的開支情況,發現貧窮住戶的每月平均開支為1.44萬元,約為全港住戶每月平均2.61萬元的五成半。
貧窮住戶與全港住戶均以住屋支出金額最高(分別為5700元及9300元),其次為食品(分別為4500元及7200元)。貧窮住戶在這兩項必需品開支比重合共佔總開支超過七成,而全港住戶的相應比重約為六成。同時,貧窮住戶在大部分開支項目的每月平均開支金額顯著較低,尤其是食品、衣履、耐用物品、交通及雜項服務等。在食品支出方面,貧窮住戶的外出用膳開支明顯較少,平均只有2300元,而全港住戶平均為4700元。
另外,比較同樣界定為貧窮的私樓租戶及公屋住戶,兩者的整體開支水平相距甚遠。2015年貧窮私樓租戶的每月平均開支為1.53萬元,而公屋住戶的相應支出只有9600元,部分貧窮私樓租戶的總開支中有顯著部分用於繳付租金,某程度上反映一些私樓租戶為應付租金,或須節省部分其他開支,令生活水平相應下降。